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一 / 期中考试

[江苏]2010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2020-03-18    39    1572   

读下图,下面天体系统层次简图中与②④⑤对应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B.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D.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的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2007 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2008年5月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北极区域成功着陆; 2010年10月1日中国嫦娥二号卫星和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9时整起飞。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文中提到的太阳系外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 B.行星上可能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在九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主要表现为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当“嫦娥二号” 卫星起飞时,纽约(西5区)时间为

A.10月1日4时 B.9月30日4时
C.1月1日6时 D.10月2日6时

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5~6题。
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

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下列物质运动过程,能量主要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为      

A.大气环流 B.水循环
C.大洋环流 D.地壳运动

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自赤道开始沿同—经线方向作水平运动,由于地球自转使物体运动而产生的偏向是

A.都向西偏 B.都向东偏
C.北半球角西偏,南半球向东偏 D.北半球向东偏,南半球向西偏

在色球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黑子 B.黑子和耀斑 C.耀斑 D.极光

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昼夜现象 B.昼夜长短变化
C.四季变化 D.太阳东升西落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甲  B.乙 C. D.丁

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                         (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下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a、b B.a、c C.a、d D.b、d

在太阳日与恒星日示意图中表示太阳日的是:

A.a B.b C.a+b D.a-b

南京围绕地轴转动一周所需时间为     

A.约23时56分4秒 B.24小时
C.通常所说的一天 D.一昼夜

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º32′,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北极圈内范围增大,南极圈内范围缩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C.寒带的范围将变小
D.温带的范围将变大

我国南方住宅区同高度楼房之间的距离比北方小,其原因是

A.南方冬季太阳高度角比北方大 B.南方气候比北方温暖
C.南方冬季白昼时间比北方短 D.南方降水量比北方多

若某地某日昼长为14小时,该地的日落时间应是

A.5 B.7时 C.19 D.21时

关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正确的是

A.古登堡界面以上是地壳,莫霍界面以下是地核
B.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古登堡界面以下是地核
C.岩石圈是古登堡界面以上的地幔和地核组成的
D.软流层位于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中,是划分岩石圈的重要依据

下列日期中,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A.国际劳动节 B.我国植树节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教师节

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在

A.地壳的上部 B.地球内部的外核
C.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D.岩石圈中部

图中箭头表示近地面大气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下列大气环流图中,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比乙地气温高,气压高
B.甲地比乙地气温高,气压低
C.甲地比乙地气温低,气压高
D.甲地比乙地气温低,气压低

理论上今天(11月份)赤道低气压带偏在哪个半球并向哪个方向移动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

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在垂直方向上的气压梯度 B.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C.地转偏向力 D.高空冷空气下沉

读下面四幅,判断近地面大气运动流向正确的是

图中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全年由信风或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D.由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金星

自西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区时不变,日期减一天。

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其所获的太阳辐射较少。

太阳系是由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  

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 

南京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

夏至日,北半球昼达一年中最长、夜达一年中最短,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与地球相比,月球更容易受到小行星的撞击。

从天文含义看9、10、11三个月为秋季。

近地面空气由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读下图“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回答:(共8分)

(1)在图上画出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
2)请在下面写出图中八大行星名称:(距太阳位置由近到远顺序)
  ▲ 
(3)著名的小行星带位于 ▲ 和_ ▲ 之间(填名称)。
(4)若地球在海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体积将会变小
C变为炎热的“火球”        D大气层将会消失
(5)八大行星的公转具有同向性、 ▲  和 ▲   的特征。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画出晨昏线,并用///表示夜半球的范围。 ▲ 
(2)图①反映的是北半球 ▲ (节气名称),此时地球公转到图②中的 ▲ 处(填字母)。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 (快、慢)。
(3)图①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白昼最长的是 ▲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4)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 ▲ 

读风向形成示意图,回答:

(1)图中①是 ▲ 压,②是 ▲ 压。
(2)图中③是 ▲ 力,④是 ▲ 力,⑤是 ▲ 
(3)该风向形成图是( ▲ )

A.北半球的高空风向形成图 B.南半球的高空风向形成图 C.北半球的地面风向形成图 D.南半球的地面风向形成图

下图为北半球冬季中纬度等压线分布图(8分)

(1)在地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A、B两地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 ▲ ;此时该气压带断裂成 ▲   ,体现了 ▲   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图中气压中心名称:A ▲   
(3)此时,东亚吹 ▲   风,南亚吹 ▲   风。
(4)东亚季风气候比较明显的原因是 ▲ 
(5)此时影响地中海沿岸的大气环流是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