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二 / 期末考试

[浙江]2010-201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卷

2020-03-18    33    1608   

对东西两个半球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经20度经线以东,东经160度经线以西是东半球
B.0度经线位于西半球,180度经线位于东半球
C.西经20度经线以西,东经160度经线以东为东半球
D.0度经线以东,180度经线以西为东半球

关于下面等高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山对乙山的相对高度是2470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G是陡崖,A是鞍部
D.CD和EF都是山谷

关于世界各州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波斯湾
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读下面世界著名海峡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白令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多佛尔海峡④马六甲海峡
B.①霍尔木兹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白令海峡④多佛尔海峡
C.①多佛尔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霍尔木兹海峡④白令海峡
D.①多佛尔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白令海峡④马六甲海峡

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为终年不冻港,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洋流因素 D.海陆因素

世界人口分布最为稠密的地区是

A.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北美洲东部
B.亚洲西部,非洲西部,非洲及北美洲西南部
C.大洋洲及拉丁美洲
D.北美洲西部和拉丁美洲北部

东亚的河流流向受地形影响表现为

A.从西向东流 B.从北向南流
C.从东向西流 D.从南向北流

从青岛乘海轮到新加坡,沿途依次经过的海和海峡是

A.黄海—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新加坡
B.渤海—台湾海峡—东海—马六甲海峡—新加坡
C.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新加坡
D.南海—琼州海峡—东海—马六甲海峡—新加坡

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谷子

印度的煤、铁、锰等矿产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

A.东北部 B.东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是因为他盛

A.白金 B.黄金 C.棉花 D.羊毛

中亚居民多信仰的宗教为

A.天主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

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古巴比伦文化的摇篮是

A.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B.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
C.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
D.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死海”的成因是

A.冰川侵蚀 B.火山活动
C.海水退却 D.断裂陷落

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海峡是

A.土耳其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马六甲海峡

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尼罗河 B.莱茵河 C.多瑙河 D.湄公河

下列国家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丹麦 B.英国 C.西班牙 D.瑞典

英国石油工业多分布在

A.北海沿岸地区 B.威尔士沿岸地区
C.英吉利海峡沿海地区 D.多佛尔海峡沿海地区

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领土跨欧非两洲 B.有56个民族
C.人口3/4在欧洲部分 D.有大面积的亚热带针叶林

与中国西部大开发相比,俄罗斯东部开发最大的不利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不足 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水资源短缺 D.气候寒冷

东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朝鲜 B.蒙古 C.哈萨克斯坦 D.韩国

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
B.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
C.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D.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某人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以东 D.出发点的东北方

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度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当前世界上天然橡胶和油棕最大的产地在

A.撒哈拉以南非洲 B.拉丁美洲
C.欧洲 D.东南亚

下列关于南亚次大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南亚地区
B.斯里兰卡是南亚次大陆上的国家
C.指南亚的大陆部分
D.包括印度半岛和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

印度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A.铁、锰等资源丰富
B.煤、石油、水力资源丰富
C.森林资源丰富
D.棉花、黄麻、毛皮等轻工业原料丰富

欧洲陆上有“十字路口”之称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绘制某地区的地图,其图幅大小与所选用的比例尺是相对应的,其规律是

A.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
B.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大
C.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
D.图幅的大小与比例尺大小成反比

读下图后回答

(1)A点高度是___米,B点高度是___米,A点大约在B点的___方。
(2)图中整列山脉的___坡陡峻,___坡平缓,原因是__
(3)D点比C点高出___米,这是指D点对C点的___高度。

下图是西亚及其周边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空:图1中的①是___海。③是___运河。图2中反映伊兹密尔气候特征是___图。
(2)简述伊兹密尔气候特点及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图1中铁路②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组成部分。写出第二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和东端港口名称,简述该铁路对世界交通运输的意义。
(4)回答:通过图1中③处的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相比有何特点。

读欧洲部分地区图,解答下列各题。

(1)A表示的英法海底隧道位于英吉利海峡最窄处的___海峡。
(2)B表示的___地区中部电子工业发展迅速,被称为英国的“硅谷”。
(3)C为英国新兴石油工业基地___。
(4)字母___为法国“临海型”钢铁基地福斯,该地属___气候。
(5)法国常规能源短缺,___几乎全靠进口,总发电量中__电占绝大部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