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二 / 期中考试

[河南]2011年河南省许昌市高二下学期四校期中联考地理卷

2020-03-18    20    1481   

按旅游资源的分类,五大连池、神农架、青城山—都江堰、安塞腰鼓分别归属于

A.地质地貌景观、生物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B.水文景观、地质地貌景观、风土民情景观、古建筑景观
C.水文景观、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D.地质地貌景观、气候气象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下列自然风景取决于天气的是

A.肇庆七星山 B.科罗拉多大峡谷 C.桂林溶洞 D.黄山云海

下列旅游路线中具有观海岸地貌、文化旅游、沙漠探险等旅游内容的线路是

A.成渝线—成昆线 B.京哈线—京广线
C.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D.陇海线—兰新线—南疆

五指峰为井冈山主峰,也是井冈山的形象代表。此峰群峰竞秀,仙姑崖、猴子峰、鹰嘴峰、大鹏峰等姿态各异,五座山峰并列,恰似五指。1990年版10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主景即为五指峰,故被戏称为“中国最值钱的地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五指峰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欣赏其酷似造型时要注意

A.选择适当的观赏时机 B.选择适当的观赏角度
C.深入内部细细观赏 D.在运动过程中观赏

1927年国内战争失败以后,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先后率领部队进军井冈山,在此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地理因素来看,主要是因为

A.井冈山区地势坦荡,交通便利
B.井冈山区具有崇山峻岭和天然哨口,易守难攻
C.井冈山区盛产小麦,可为红军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
D.井冈山区风景优美,利于红军休养疗伤

1962年3月,朱德重游井冈山时,挥笔题词“天下第一山”。这句题词充分体现了井冈山作为旅游资源所具有的

A.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 C.经济价值 D.历史文化价值

诗句“日出江南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反映了自然景观的美感类型是

A.动态美 B.形象美 C.色彩美  D.听觉美

下列旅游规划合理的是         

A.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星级宾馆  
B.合理开发陕北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
C.拆掉北京的胡同,建设现代化北京  
D.在寺庙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

双休日、“五一节”、“十一”国庆节等长假,给人们外出旅游、购物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旅游、交通等行业的火爆。经济界人士把这种现象称为“假日经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假日经济”是基于对旅游业如下正确认识

A.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介 B.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
C.旅游业是“无烟工厂” D.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

节假日各旅游景点游客爆满,票房收入大增,这说明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A.出游欲望 B.较好的经济条件 C.闲暇时间 D.现代化交通工具

“五一黄金周”来武汉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

A.环境承载量 B.地区接待能力 C.最优吸引半径 D.经济容量

下图为庐山2009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总游客数的百分比,t0为庐山所在位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客源数量规模大,占来庐山旅游总人数的50%
B.从t0 →t1再由 t1→t2,来庐山旅游的人数总体上随经济距离增加而衰减
C.庐山以东地区的客源市场范围小于庐山以西地区
D.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匀的分布在以1000千米为最优吸引半径的范围内

与黄山风景区相比较,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有

A.山上地域开阔且地势较平坦,夏季接待避暑疗养人员的能力大
B.“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旅游景观的知名度大
C.距离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近,客源市场大
D.周边广泛分布花岗岩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地质地貌景观的集群度高

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延、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中国国际旅行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D.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险和好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海啸,造成了沿岸国家和地区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海啸发生的原因是 

A.风暴吹动 B.地震引起 C.火山引发 D.滑坡诱发

海啸灾害按孕灾环境划分属于            

A.地质灾害 B.气象灾害 C.水文灾害 D.生物灾害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 ,判断下列各题。

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

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A.人口稀少 B.经济落后 C.平原地形 D.高原和盆地

能起到旱涝兼治的工程措施是                                        

A.加强监测预报 B.改变水循环模式
C.疏散重灾区人口 D.进行水利建设

我国山区泥石流日趋频繁的原因是         

A.地壳活动日趋激烈 B.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日益严重
C.太阳辐射日益强烈 D.山区气候日趋干燥

读2000年3~6月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次数图,判断下列各题。

从图中看,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内蒙古中部 C.华北西部 D.华北东部

此地区沙尘暴次数多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A.植树造林 B.开采地下水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1988年大兴安岭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三S”技术在灾害的监测和处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利用GPS技术可以完成的是              

A.海洋测绘 B.火灾跟踪 C.环境管理 D.救灾决策

本次火灾中地理信息系统可进行              

A.获取火灾数据信息 B.灾害分析并建立模型
C.交通指挥调度 D.发现燃烧的烈火

要对“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定位技术

A.地理信息系统(GI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科考

中国自然灾害的灾情特点突出地表现为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重。完成下题。
形成我国灾情特征的因素有           
①人口众多                      ②农业历史悠久 
③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 ④自然灾害无地域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灾后的自救、互救和恢复重建对减少灾害造成损失非常重要,做下列各题
汛期旅游(或郊游)避开山洪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野营必须找到一个远离山谷的地方,选择高的地势、平坦的地形
B.如果天气不好,不要贸然进入深山
C.雷雨天要在山顶或空旷地安营,避免山洪
D.要注意山上的植被,植被较好的地方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小

关于震后自救与互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命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下列关于灾害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灾害保险是一种有偿救助 
②是风险分散的有力措施 
③保险业是“国际减灾十年的重要力量,
④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管理体制完善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成为民俗民风的大观园。境内地势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山川河谷相间,形成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如路南石林、西双版纳的热带风光、湖面广阔的滇池等,近年还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世博会,建起了世博园。云南省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接待游客数量、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已雄居中西部省区之首,并逼近沿海发达地区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
(1)该省有两处世界遗产分别是               。滇池属于自然中的      景观,其观赏宜         
(2) 生活在C处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         
(3)图中D处可以看到因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的         地貌,而图中E处为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碰撞地区,内力作用强烈,旅游者在这里可以观赏到火山地热景观。
(4)昆明市建“世博园”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下面是华北平原某城市平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2)请你对该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3)若在该城建一所疗养院,你认为建在哪里最好,为什么?

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甲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沙尘天气分布;表格为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4分)
(2)春季是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试分析其原因。(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