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化学 / 九年级 / 专题竞赛

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13 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

2020-03-18    38    2042   

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人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人CO2,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
C.以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D.CO2具有酸性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A.煅烧石灰石 B.点燃木炭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碳酸分解

下列关于O2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将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红褪色沉淀
C.分别点燃一小块纯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D.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
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
学应该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取装置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B.收集氧气
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D.验证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

下列有关制取干燥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A.发生 B.干燥 C.验满 D.收集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 C O 2 C O 的不同点的归纳与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性质: C O 2 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C O 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 用途: C O 2 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 C O 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 危害: C O 2 会造成温室效应; C O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从化学角度看,下了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发清洁新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和防止酸雨的形成
B.扑灭图书档案火灾最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在铵态氮肥中加入熟石灰研磨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D.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和更耐用

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又变为无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颖还发现,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形成这层白膜的原因是         
                              ;她用少量的稀盐酸将它清洗干净,原理是                        
                                  

在大自然中,CO2与O2能相互转换,以保持空气成分相对稳定。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       效应。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X=C6H12O6+6O2,则X的化学式为                

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

目前,全世界都在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所谓低
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指在生产、生活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倡导低碳理念、争做低碳
先锋”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态度。
(1)出行时乘坐的交通工具不同,每千米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不同。某班的50位师生准备同时出发去离校20千米的部队与官兵联谊,为低碳出行,他们选择了大巴作为出行工具(有关参数见下表)。则他们这次出行每千米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   千克(已知每消耗1升汽油排放二氧化碳2.7千克)。而乘坐小汽车出行,每千米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0.0 58千克。

(2)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即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可被人 类
利用的物质。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1:4的分子数比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条件下反应,
可获得一种重要的能源物质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2+4 H2="X+2" H2 O,则X
的化学式为   
(3)有人测算,一棵树龄为5 0年的大树,其产生的生态价值高达十多万美元。树的生态价
值包括很多方面,除了能吸收二氧化碳外,还表现在   。(请写出一条)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3)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提取二氧化锰的过程是             、过滤、洗涤、干燥。如用下图装置收集O2,气体应从            进入(填接口序号)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装置代号)。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的方法是先把玻璃管口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⑵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O2可用       法收集(写出一种即可,下同)。该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       气体。
⑶若按B→C→D→E顺序连接装置,制取O2并进行碳及其氧化物的部分性质实验。正确的接口顺序为a→b→c→e→d→     ,实验中C装置处观察到的现象为                  
⑷实验结束,应先撤离g处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B、C两处酒精灯,则D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木炭作为还原剂用于金属冶炼已有几千年历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
a.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
b.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
c.气体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1)如果猜想a城里,写出气体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猜想b成立,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铁架台已略去),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产物的成分。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4)有同学提出,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上图装置可进行改进,去掉A、B、C装置,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同样可以探究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其实验操作是:将气体通入装置,加热前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请你将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造成试管
底被穿通,留下圆形小孔。在老师的启发下。兴趣小组变废为宝,将细铜丝揉成小球垫在试
管底部,配上带单孔橡皮塞的导管和烧杯,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
示。   
(1)若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块状__________ (填药品名
称。下同),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
此装置制取氢气.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气体之前,都必须要捡查装置的气密性。写出你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彰显化学对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科学家正致力于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的物质,可以缓解________这一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燃烧既有CO2生成,也有CO生成。若要证明两种气体都存在,应先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存在。写出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然后将气体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到            ,证明有CO存在。实验后向燃着的木炭上洒水使其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          

如图是二氧化碳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已略)

 
(1)用元素符号填空:
碳元素______;甲烷__________;
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碳酸钠中所含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若合理利用,是一种与水一样重要的原料。
I 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镍和钯作催化剂,讲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多种用途的一氧化碳或甲醇。
(1)该转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其催化剂是两种    (填“金属”或“非金属”)。
(2)在能源领域,一氧化碳是液态氢的一种重要补充物。氢是一种      (填“化石能源”或“清洁能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大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    (至少一条)。
(3)甲醇(CH3OH)可用作赛车燃料。若其燃烧产物与乙醇相同,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II 日本核灾难后,清洁煤电收到追捧。我国已成功运行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使液态二氧化碳成为最终产品。
(1)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可生产更环保的碳基钾肥,如碳酸钾等。碳酸钾中的阴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2)该技术的重要一步是在低温条件下用化学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控制低温条件的原因是      ;所用化学溶剂可能是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I表示加入药品前的一个操作,其目的是         
(3)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4)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为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某小组经研究,用图II所示方法成功制得了大量CO2(反应物为稀硫酸和石灰石)。
①该方法中加热仪器名称是       
②推测: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目的都是       
③思考图II方法,你认为相比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其改进的出发点是      ;对比两种方法,你认为要进行实验改进,关键是        

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占空气体积分数最大的是(填化学式,以下相同)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    ;能与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_______(填“b”、“c”)。
(3)从装置A~D中选择:加热KMnO4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
(4)用装置E排空气收集H2,气体应从导管的________(填“d”、“e”)端进入;若制取O2用F装置排水收集,请将图F补画完整。
(5)右下图为制取H2并还原Fe3O4的微型实验装置,针筒与青霉素瓶组合部分相当于上图装置____ _______(填字母);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是___ ___________,若现象为_______ 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⑴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⑵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
⑶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编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CO2浓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温室效应”。他们查阅了有关数据: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和操作步骤:
Ⅰ、在两只同样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同样温度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下照射(如下图),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

Ⅱ、、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玻璃瓶温度值,并记录(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2)、往瓶中充CO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2的方法是                               
(3)、该实验中,照射同样时间,根据上表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4)、该实验中,在阳光照射下,影响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2的温室效应以外,还有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是(写出一点即可)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惑: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A           B           C             D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3)请指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时,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药品名称是           ;此装置还可用来制取    (填一种气体)
(2)收集CO2的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3)如图E所示,向烧杯中倾倒CO2,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且密度比空气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
(2)用上述装置组装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一组仪器组合是__________。(填装置代号字母)若用F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口进入(填b或c)。
(3)若某同学用c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当观察到_____时开始收集。

化学实验室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A图中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浓硫酸的作用是     ▲     
(2)将接口a和c连接,可观察到,仅有下面玻璃管内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上面玻璃管内无明显现象产生。据此说明;①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   ▲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显 ▲  性物质。
(3)已知:①CaCO3+CO2+H2O= Ca{HCO3}2;②Ca{HCO3}2易溶于水,能与澄清石灰水或碳酸钠溶液反应都生成碳酸钙沉淀,也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将接口a和c连接,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后,将试管静置,是固液分离,则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上层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   ▲       
       ▲                                         
溶质为   ▲        

 

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7、5g样品放入烧杯,加入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消耗盐酸34、7g,放出的气体在常温下体积为1、1L。
(1)常温下CO2气体的密度为2、0g/L,则上述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2)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均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计算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和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最终结果保留1位小数)。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晶10.0克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50.0克,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56.7克。
(1)生成CO2的质量_______。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某同学欲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称取69 g试样于烧杯中,加入29.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3.8 g(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对质量的影响)。请计算:
(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g。
(2)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现将石灰石样品15g与105.4g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时间与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s
20
20
20
20
20
20
质量/g
119.52
118.64
117.76
116.88
116
116

 
请计算回答:(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