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 / 期末考试

[湖北]2011-2012学年湖北长阳县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检测题卷

2020-03-18    36    1647   

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A.声波全部传入人体 B.声音的音调变低了
C.声音的音调变高了 D.锣面停止了振动

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

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碗,通过声音来判断瓷碗是否破损。这个方法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A.音调和音色不同 B.音调和响度不同
C.响度和音色不同 D.振动的幅度不同

现在牙医经常为顾客利用超声波清洁牙齿,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A.超声波是清洁剂 B.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
C.超声波发生反射 D.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去除

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声纳系统——利用回声定位原理
B.电视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C.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带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D.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一种光的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直线传播现象 D.可逆现象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厚的玻璃板
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的蜡烛c不用点燃
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清江两岸的美景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旅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平面镜成像
C.电影——凸透镜成像 D.摄影——光的反射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这类似于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幻灯机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面方法中错误的是

A.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靠近眼睛,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严寒的冬天,输电线路被厚厚的覆冰、积雪压垮而断电,自来水结冰致使输水管道被涨裂而停水,给生活带来不便。在这段描述中,包含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灯的灯丝用久了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高速公路容易出现大雾堵车,大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水蒸气也能够烫伤人,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

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
C.用自来水冲洗 D.用酒精棉花擦

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 ºC ,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 ºC和40 ºC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A.36 ºC和40 ºC B.40 ºC和40 ºC C.39 ºC和40 ºC D.39 ºC和39 ºC

下列学习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金属小刀    B塑料笔杆    C木制刻度尺    D绘图橡皮

下列都是小丽探究关于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

A.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B.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C.两个灯泡通过的电流相等,它们之间一定是串联
D.并联电路支路中的电流等于干路中的电流减去其它支路电流

如图所示,电冰箱门框上有一个通过冰箱门来控制的开关,当冰箱门打开时,与开关相连的弹簧伸长,开关闭合使冰箱内的照明灯发光;当冰箱门关闭时,弹簧被压缩,开关断开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熄灭。图4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小明在家用电吹风吹头发时发现,电吹风的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电动机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图5所示的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电源

 



电源

 



电源

 



C

 



B

 



A

 



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图6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是

夏天吃冰棍时,剥开冰棍纸看到冰棍“冒”出“白气”,“白气”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______(填“上”或“下”)飘的。

午睡期间,校园外的工地上的轰鸣声,吵得同学们睡不着觉。小明起身关上了窗户,小亮索性用纸团堵住了耳朵,他们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     。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图7乙),则光屏上呈现     色。
 

电流是由电荷在导体中       形成的。电荷的多少叫        

如图所示的电路,要使灯泡L1、L2串联,应闭合开关______,其它开关断开;要使灯泡L1、L2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其它开关断开。

在图10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指在图10乙所示的同一位置。则通过电灯L1中的电流I1   A,通过电灯L2中的电流I2   A。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请你将声音和光进行比较,写出它们的一个相同点和一个不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                   

根据提示猜两则物理谜语:(1)谜面:你声小它装哑,你高声它回答,专要俏学腔调,找遍天涯不见它。请猜一物理现象:       。(2)谜面:闪闪一银河,风吹不起波,遇热河水涨,遇冷河水落。请猜一物理实验仪器:        

(1)画出图11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2)某电路中有一个封闭的电路盒(图12),面板上有A、B、C三个接线柱及灯泡、电铃各一个。为了探究盒内电路结构,小明做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图12的右边)。根据实验情况,请你在答题卷上的虚线框内画出电路盒内的电路图。电铃的元件符号是: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得到下列的实验记录表格:

时间/min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
……90
91
92
93
93
90
93
93
93
93

(1)从数据看,第_____min的数据有明显错误,这个数据偏_____(填“高”或“低”)。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停止加热后,水将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3)图13所示的是甲、乙两杯水被加热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其中_____可能是水沸腾时的情形。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通过学习有关物理知识,两同学对此发生了分歧:甲同学认为,打遮阳伞与在大树底下一样凉爽,因为都没有受到阳光的直射,起到了遮阳的效果;而乙同学却认为,大树底下比遮阳伞下要凉爽,这是人们的经验。
(1)你支持谁的观点?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明实验,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某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可能的原因。(写出2个可能原因)
(2)有2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4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请分析以下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2个结论)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1
2
3
4
1
2
3
4
凸透镜焦距/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距/cm
40
30
20
12
40
30
20
12
像距/cm
22
26
47
 
27
34
80
 
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像的大、小
缩小
较小
放大
放大
缩小
较小
放大
放大
像的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3)凸透镜的折光能力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就此问题作出猜想并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说明理由。

检查视力时,视力表一般放在被测者前面5m的位置,现在房间的最大长度只有3m,请你利用平面镜为同学解决这个问题。要求画图说明,并简述方法和指出利用了平面镜的哪个特点。被测者应坐在离平面镜多远的位置?

阅读短文,问答问题。
建筑“不用空调的楼房”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小茜参观上海世博会后想到,夏天,室内安装空调可以调节室温消暑,然而,安装空调既消耗电能,又会造成环境污染,她受到某些世博场馆和先进建筑理念的的启示,开动脑筋,想象出了一种不用空调也能降温消暑的好方法。设想有一种材料(比如用塑料包着小蜡球),可以在20~26℃范围内凝固和熔化。若把这种材料掺在水泥中制作成地板或墙壁,就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夏天在这样的楼房里就用不着再开空调了。
(1)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2)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一定也有许多奇思妙想,请简要写出一种想象及其理论依据。

仔细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缩小的实像,如图14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在10cm处。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电脑,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大约是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如果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后,这就是   (选填“近”或“远”)视眼。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填选项前的代号)。

A.0~10cm B.10cm~25cm C.10cm~极远处 D.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