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生物 / 高一 / 期末考试

[吉林]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卷

2020-03-18    54    486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只能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白菜细胞中由A、T、U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  
A.8种           B.6种          C.5种          D.4种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核仁是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C.核孔是RNA、酶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核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下列的例子中与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无关的是

A.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到靶细胞
B.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胞间连丝
D.水分在细胞间运输

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具有双层膜的是           

A.细胞核膜和线粒体膜
B.叶绿体膜和细胞核膜
C.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D.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

硝化细菌之所以被归为化能自养型生物,根据是   

A.它能将氨氧化合成亚硝酸和硝酸
B.它能把亚硝酸和硝酸作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贮存能量
C.它能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自身的有机物
D.它能把氨氧化所释放的化学能合成ATP,直接用于生命活动

下列关于酶的正确叙述是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是体内转化而来 ③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④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⑨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A.①②⑤ B.③⑦⑨ C.③④⑧ D.④⑤⑥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说明或证明下列中的哪项     
①植物细胞的死活②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③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反之,细胞则渗透吸水④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⑤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

下图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      

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原因

A.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C.分子量最小
D.分子量最大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不同,导致了它们有丝分裂的某些方面不同,这是因为植物细胞      

A.有叶绿体和细胞壁 B.有细胞壁和液泡
C.有细胞壁无中心体 D.有叶绿体和液泡

如图所示,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 

A.吸收O2 B.吸收CO2 C.检测酒精的产生 D.检测CO2的产生

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D.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

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 ③中心体发生倍增 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和卡门(M.Kamen)用180分别标记H20和C02中的氧的实验证明了         

A.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B.光合作用需要利用根系吸收的水分
C.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D.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来自大气

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A.停止光照
B.停止光照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C.升高二氧化碳浓度
D.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下图为某同学对植物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结果,其中所标记的色素名称或颜色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C.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
D.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观察与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四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后的记录,你认为具有科学性的是   

A.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
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黑藻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C.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用低倍镜观察,换用高倍镜后,先用粗准焦螺旋调到模糊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清晰
D.若观察的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为了取得明显的效果,应将视野调暗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
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

维持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的结构基础分别是

A.叶绿体内膜和线粒体内膜
B.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和线粒体的类囊体膜
C.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和线粒体内膜
D.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测得某一植物的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释放CO2的量比吸收的O2的量大,且蛋白质、脂肪含量不变,糖类含量减少。下列有关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A.有氧呼吸占优势
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C.无氧呼吸占优势
D.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主要原因是

A.光合作用吸收O2,放出CO2
B.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
C.呼吸作用吸收O2,放出CO2
D.呼吸作用吸收CO2,放出O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叶绿体、线粒体中都能合成ATP
B.在光反应、暗反应中都能合成ATP
C.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中都能合成ATP
D.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合成ATP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错误的是     

A.用无水乙醇作层析液
B.提取色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
C.研磨时要加入碳酸钙,以防止叶绿体被破坏
D.研磨液用滤纸过滤后,盛放滤液的小试管要及时用棉塞塞紧

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B.图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右下角,逆时针方向流动。
C.图丙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在两次高倍镜观察之间时间不宜停留过长。
D.丙图中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加清水就可以看到其自动复原过程。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将          
①与氢结合生成水 ②与碳结合形成二氧化碳 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④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一视野中各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
B. 在一个视野中处于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可能相等
C. 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 每个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任选一个细胞可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存在两种主要的代谢过程,如图所示。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A.a表示光合作用,只在叶绿体中发生
B.b表示有氧呼吸,只在线粒体中发生
C.a过程产生氧气
D.b过程会消耗氧气

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H]又有ATP产生的是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小实验,你认为哪一个结果是不可能的

A.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变成蓝色
C.将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下照射5 h,加碘液处理后溶液呈蓝色
D.将经饥饿处理后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有充足14CO2的密闭透明的照光小室内,3 小时后在叶内淀粉中可检测到14C的存在

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是

下面细胞器中,参与有机物合成作用的是        
①核糖体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叶绿体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①②③⑤ C.只有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下列对ADP+Pi+能量→ATP反应式中“能量”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来自细胞内蛋白质水解
B.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来自葡萄糖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用于叶绿体中水的分解
D.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对水的吸收

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pH值
B.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C.图二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D.图三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

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量如图所示,在氧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C.1/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D.酵母菌停止发酵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制作装片。请分析下列操作中导致染色不深的步骤是                                                       

A.剪取洋葱根尖2~3 mm,放入解离液中3~5 min
B.待根尖酥软后,将其放在龙胆紫溶液中染色
C.染色3~5 min后,取出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D.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按压

在海南种植的新疆哈密瓜往往没有原产地的甜,其主要原因是海南的

A.空气质量差,光合作用强 B.土壤肥力足,呼吸作用弱
C.昼夜温差小,糖分积累少 D.海拔高度低,水分散失多

下列有关对物质染色鉴别的试剂、结果全对的一组是       

A
果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DNA  健那绿 绿色
淀粉 碘 蓝色
B
RNA 吡罗红 
红色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酒精 高锰酸钾
灰绿
C
脂肪 龙胆紫
紫色
DNA 甲基绿
绿色
CO2 溴麝香草酚蓝 
黄色 
D
线粒体 健那绿
蓝绿色
酒精 重铬酸钾
灰绿
RNA聚合酶 双
缩脲试剂 紫色

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剧为25℃和30℃,图6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点上移,d点下移
D.c点时该植物的O2产生量为V1+V2

将质量均为X g的苹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结果如下表,由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变 化 量
O2   相 对 浓 度 (%)
0
1
2
3
5
7
10
15
20
25
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35
0.35
0.6
0.7
0.8
1
CO2释放量
(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1

A.在O2相对浓度为3%时,苹果细胞既有无氧呼吸也有有氧呼吸
B.X g的果肉在O2相对浓度为3%时每小时分解葡萄糖0.15mol
C.贮藏苹果的环境中,适宜的O2相对浓度为5%
D.O2相对浓度为5%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强度均最弱

在下面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N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③Q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④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所示。其中甲、丙表示线粒体,乙、丁表示叶绿体;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A.甲和丁 B.丁和甲 C.丙和乙 D.乙和丙

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测量发芽种子的呼吸类型。假如种子已经消过毒且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在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只有氧呼吸的情况是

A.a 不动,b右移 B.a 左移,b不动 C.a左移,b右移 D.a右移,b左移

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上的b点所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B.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相似
C.曲线B、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
D.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下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的生成较少
B.图中M、N、P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温度、光照强度
C.丙图中,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D.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光照强度(klx)
1.0
3.0
5.0
7.0
8.0
10.0
CO2变化量
(mg/100cm2·h)
+2.0
-2.0
-6.0
-10.0
-12.0
-12.0

A.光照强度为3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大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光照强度为1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只有呼吸作用释放CO2
C.光照强度由5klx增强到7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
D.光照强度为9klx时,叶绿体中酶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

对某植物测得如下数据:      

30℃
15℃黑暗
一定光照10h
黑暗下5h
吸收CO2640mg
释放CO2220mg
5h释放CO2110mg

若该植物处于有日照时均温30℃,无日照均温15℃,则有效日照15小时环境下,请预测该植物一天中积累的葡萄糖约为          
A.765mg     B.1485mg       C.315mg         D.520mg

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Ⅰ~Ⅴ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图中物质b是____________。
(2)物质a是____________,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
(3)过程Ⅴ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Ⅰ~Ⅴ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________。
(5)写出Ⅰ、II两个过程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据图回答:

(1)此细胞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此细胞是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期。
(3)此时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被牵向两极。
(4)形成此细胞纺锤体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3)当外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8,而O2吸收量的相对
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4)储藏该植物器官的最佳氧气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________位置处。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________。
(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__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试管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________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