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化学 / 九年级 / 期末考试

[江苏]2012届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20-03-18    35    959   

近几年苏州市一直在不断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努力减少城市空气污染。某同学提出下列方案来减小因机动车尾气引起的空气污染,其中不可行的是

A.在机动车的排气口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B.禁止机动车辆进入城区行驶
C.推广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机动车燃料 D.推广使用太阳能和氢能汽车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石油蒸馏 B.铁生锈 C.煤干馏 D.食物腐败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熟石灰干冰 B.冰水共存物石灰水
C.生铁纯碱 D.净化的空气天然气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微粒间的间隔变大了
C.将25m3的石油气加压装入0.024m2的钢瓶中——分子变小了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后,化学性质没有变——分子相同,则化学性质相同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森林着火,可在火区周围开辟隔离带 B.油锅着火,盖上锅盖
C.楼房着火,用高压水龙头喷水灭火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燃料 B.氮气性质稳定——可充入食品袋中防腐
C.铜片能导电——可用作电极 D.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一可用于人工降雨

下列洗涤过程不是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肥皂液洗衣
C.用洗沽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沐浴露洗澡

在下列情况下的菜刀:①切青菜后用清水冲洗 ②切湿咸菜后未清洗 ③切肥猪肉后放置,其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B.铁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溅,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下列四组物质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一组是

A.氢气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面粉和空气 D.氧气和氮气

某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由锂(Li)、钴(Co)和氧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

A.LiCoO B.LiCoO2   C.LiCoO3 D.LiCoO4

人体中缺乏某些元素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引起疾病。骨骼疏松、畸形的人所缺的元素是

A.锌 B.碘 C.钙     D.铁

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生锈生成的铁锈能起保护作用 B.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冶炼钢
C.用铁可以回收硫酸铜废液中的铜 D.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O表示一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在地窖、枯井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高
B.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跟压强成反比
C.温室效应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关
D.可用二氧化碳制作碳酸饮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由离子构成,它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B.可用水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
C.可以用水区分氯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
D.可用明矾区分硬水和软水

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不正确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2氧化钙的化合价为价
C.CO2: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分子    D.2H:2个氢分子

工业酒精中含甲醇(CH4O),甲醇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这个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醇、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A.1:2:1:2 B.2:3:2:4 C.8:12: 11:9 D.2:3:4:2

等质量的钢、生铁放入两支试管中,各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情况是

A.一样多 B.钢产生的多 C.生铁产生的多 D.无法比较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B.质子数不等的粒子一定属于不同种元素
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氯气(Cl2)和氧气一样,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甲烷和充足的氯气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A.CH2Cl B.CCl4和H2  C.CCl4和HCl D.C和H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
B.滤液仍然浑浊一定是滤纸破损的缘故
C.连接胶皮管与玻璃管时用力直接插入即可
D.用托盘天平称量12.25g食盐固体

安徽省盛产茶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绿茶享誉中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元素的质量比为228:13 
B.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C.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76个碳原子 
D.单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52+46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红磷用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压减小会导致钟罩内水面上升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混浊。则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B.可能只有一氧化碳
C.可能只有甲烷 D.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25g物质M与5g物质N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混合物中有10gM、11gP和一种新物质Q。若M、N、P、Q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M+N=P+Q B.M+2N=2P+Q C.2M+N-2P+Q D.2M+N=P+2Q

写出下列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完成相应填空。
(1)少量CO2通入过量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__,实验现象为:   ▲   
(2)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所用主要设备的名称是:   ▲   
(3)生石灰吸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反应属于   ▲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迅速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写出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为: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学生用C装置收集O2,当   ▲   时,说明O2已经收满。
(3)用B装置制取CO2气体时,需先将石灰石放入   ▲   (填仪器名称)中,若要用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应该选用   ▲   (填序号)装置收集。
(4)已知: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可以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而制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H2SO4=H2S↑+FeSO4,则实验室制取H2S应选择   ▲   (填序号)作为气体发生装置。

要除去铜屑中的少量铁屑,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1)写出两个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②      ▲       
(2)过滤时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   (填序号)。

A.研钵    B.烧杯 C.漏斗 D.试管

(3)过滤时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错误的是   ▲   (填序号)。
(4)方案①洗涤的目的是     ▲      

小芳同学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她将带火星的某种材质的小木条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取出吹灭后,再次将带火星木条插入,发现小木条又能复燃,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后发现,木条最后不再复燃。于是她与小李等其他同学决定探究能使带火星的该种材质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少的体积分数。(假设此时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为79%、21%)
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号为1、2、3、4、5,并分别使集气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10%、20%、30%、40%、5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
②分别用排水法向上述5个集气瓶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5个集气瓶内的水排尽,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立放好。
③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见下表)

(1)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编号为5的集气瓶,其现象为:   ▲   
(2)本实验能够顺利完成,说明氧气具有   ▲   的性质。
(3)气体的体积分数是指某气体的体积与总混合气体的体积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编号为4的集气瓶前,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4)小李认为实验到此还没有得出结论,他决定继续进行研究。为使实验更具针对性,你认为他应该使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   ▲   (填“大于”或“小于”)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阅资料可知:浓硫酸能吸水,且不与CO2反应: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某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按下列过程进行实验:用过量稀盐酸溶解矿样(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用浓硫酸干燥所得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CO2→根据NaOH溶液的增重计算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其中A为溶解矿样的实验装置,若已准备了分液漏斗、双孔橡胶塞、试管,为完成溶解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中至少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   
(2)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某同学将经过准确称量的矿样加入试管后,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当A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发现B中没有气泡,为准确测定该石灰石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该同学应该   ▲   
(3)下列情况一定不会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是   ▲   (填序号):
A.实验开始前用纯净的氮气除去实验系统内残留的空气
B.让气体快速通过盛有浓硫酸和NaOH溶液的洗气瓶
C.装置C右端导管口连接一个能吸收CO2和H2O的装置
D.实验结束时,整个实验系统内保留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E.用经过准确称量的呈块状的石灰石试样直接进行实验
(4)将插入NaOH溶液下端的导管改成多孔球泡(如图中的D),能让NaOH溶液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碳,其理由是   ▲   
(5)某次实验时,称取了10.0g矿样,经正确操作后,测得C装置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增加了3.6g,则该次实验时测得该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步骤,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