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历史 / 高二 / 期末考试

[山东]2011-2012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20-03-18    34    2029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
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王夫之思想特点的是

A.“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经世致用” D.“天地之化日新”

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下列有关其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
B.他们的思想蕴含着人文主义的萌芽
C.他们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B.对自然界的研究
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 D.对人性的研究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
一切”这段话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 D.维护教会的神学权威

要了解卢梭的“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我们应该阅读的著作是

A.《哲学通信》 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 D.《纯粹理性批判》

有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有可能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
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算盘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我国古代的农学著作反映了农耕文明的辉煌成就。下列属于农学著作的是
①《黄帝内经》
②《齐民要术》
③《农政全书》
④《本草纲目》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关于汉字的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B.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
C.甲骨文→楷书→小篆→隶书 D.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

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周杰伦在《本草纲目》中唱到:“用书法书朝代,
内力传开,豪气挥正楷,给一声对白”。书法中“正楷”的基本特点是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B.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
C.规矩与放纵并存,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具
D.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题材应属于

A.人物画 B.文人画 C.花鸟画 D.山水画

杜甫的诗以反映现实主义为特点,被誉为“诗史”。他的“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
藏万家室”与“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位大
文豪

A.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
C.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高峰 D.亲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剧变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第一集的片头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日常生活的繁华景象,此片头取材于当时的一幅著名绘画,该画可能是

A.《女史箴图》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送子天王图》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
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別,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
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
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
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 D.元末

穿越时空,假若你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做到的是
① 用楷书抄写《论语》
②学习《九章算术》
③带朋友去看杂剧    
④吟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A.①③ B.④ C.②④ D.全部无法做到

中国国民党某次大会宣言提出:“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在该理论的推动下

A.国民革命运动取得胜利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D.国共合作有了政治基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与上述材料相关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天不变,道亦不变”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
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
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该方针提出的形势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文革”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有一个时期我国某刊物频繁出现“曙光”、“新社会”、“进步青年”、“救国”、“自由”、“平民教育”等词汇。你认为该时期应该是

A.维新变法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成就,“两弹一星”是典例。“两弹一
星”不包括

A.氢弹 B.原子弹 C.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

毛泽东曾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
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代名词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是在

A.五四时期 B.大革命时期 C.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
②《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③《论联合政府》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介农夫……他毕生的
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上文中的“他”指的是

A.钱学森 B.钱三强  C.袁隆平   D.侯德榜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的情况,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下列各项可取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朱铭在《外国美术史》中说:“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下列作品中体现他们这种“追求”的有
①《马拉之死》
②《向日葵》
③《拾穗者》
④《日出·印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小军已将戏剧《等待戈多》看了三次,但仍是一头雾水,其主要原因是

A.小军欣赏戏剧的水平过低
B.作品反映的主题令人颓废
C.作品的时间空间跨度太大
D.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所决定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但是它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地被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二 (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珠(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一致)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四 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争夺。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政治思想,并指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政治主张的原因。
(3)材料三是谁的观点?其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阅读下列图片及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薄伽丘        图二马丁·路德           图三卢梭
(1)材料一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欧洲思想史上的三次运动,请写出它们各自的名称,并指出每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这种思想在政治上的实践。
(3)材料一中图三所反映的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建立民主政治,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开展了哪些运动?请列举这些运动的名称。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经历了从“向西方学习”到“走自己的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的新思想。从此,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且一浪高过一浪。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进程的特点。
材料二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2)为实现“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做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 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提出了什么理论?
材料四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在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方面,邓小平提出了哪些创新理论?

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科技发明和文学艺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彰显着它们独特的魅力与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下列三个表格的空白部分。(在答题卡上,按序号顺序回答即可)
表一:

发明家
主要发明
发明家
主要发明

瓦特(1736—1819)


蔡伦(约50—121)

 
表二:

文学体裁
繁荣时期
主 要 原 因

唐 朝



城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加;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小说
明清

 
表三:

美术派别
产生背景
代表作
浪漫主义

《自由引导人民》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日趋尖锐。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现代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巨大创伤;工业化加
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科技发展拓宽了视野

 
(2)综合表二、表三的内容,你能得到哪些规律性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