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生物 / 高二 / 期中考试

[浙江]2011-2012学年浙江省嘉兴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2020-03-18    53    926   

某一个DNA分子中含有30%的G+C,则它的一条单链中G+C的比例应为

A.60% B.30% C.20% D.15%

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是

A.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D.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噬菌体的氨基酸

下列对转运RNA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种转运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  
B.转运RNA的三个相邻碱基是决定氨基酸的一个密码子
C.转运RNA的组成元素有C、H、O、N、S
D.转运RNA能识别信使RNA的密码子

造成禽流感的病原体是含有单链RNA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则该病毒核酸中不可能出现的碱基种类是

A.T B.A C.G D.U

要把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上并能使性状稳定遗传,常用的方法是

A.自交 B.杂交育种 C.诱变育种 D.花药离体培养

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D.基因重组发生在精卵结合的受精过程中

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无关的是

A.第五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三体综合症
C.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D.用花药培养单倍体植株

下列属于单倍体的是

A.由玉米种子发育成的幼苗
B.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
C.小麦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长成的植株
D.由小麦含三个染色体组的花粉直接发育成的试管幼苗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了人体细胞内的24条染色体,这24条染色体是

A.全部是常染色体 B.随机抽取的24条染色体
C.24对同源染色体的各一条 D.22对常染色体的各一条的X、Y染色体

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BB:Bb:bb=30%:50%:20%,则b的基因频率为:

A.70%   B.40%   C.55%  D.45%

21三体综合征、软骨发育不全、性腺发育不良、苯丙酮尿症依次属于 
①单基因显性遗传病 ②单基因隐性遗传病 ③常染色体异常 ④性染色体异常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右图是一个某遗传病的家谱图,3号和4号为同卵双生。他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A.5/9 B.1/9
C.4/9 D.1

在某动物种群中,假如基因型为AA占25%,Aa占50%,aa占25%。这3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下图中哪个图能比较正确的表示基因A和基因a之间的比例变化情况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父亲的基因型是纯合子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有相邻两块田,一块田种的是野生品种水稻,因受到微生物感染,有60%枯死,但有40%未受影响。邻近的另一块田,种植的是人工育种的水稻,同样受到微生物污染,但却全部枯死。造成此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A.人工育种的品种产生突变 B.野生品种的变异率低
C.野生品种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D.人工育种的品种变异率低

一对夫妻经检测都是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现已怀孕,他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A.顺其自然,直到婴儿出生
B.检测胎儿细胞中的染色体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C.进行基因诊断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D.立即做人工流产,防止白化病的婴儿出生

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所得的无籽番茄是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单倍体

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由此图可得的信息是

A.只有低浓度的生长素才能促进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的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太灵敏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2,4-D可以用于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B.无籽西瓜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雌蕊得到的
C.顶芽分泌的生长素可运往侧芽,增加了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从而促进侧芽生长
D.若少年儿童食用经乙烯催熟的水果,会导致性早熟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长皆依赖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B.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C.使不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D.可利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 B.葡萄糖 C.钙离子 D.血红蛋白

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 B.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
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

右图中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正确变化是         
 

A.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B.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关于人体中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突触小泡中能检测到神经递质
B.神经递质能作用于突触后膜
C.神经递质在发挥效应后会迅速失去作用
D.突触前膜只有在兴奋后才能合成递质

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分别位于
A.DNA、mRNA、tRNA          B.DNA、tRNA、DNA
C.DNA、tRNA、mRNA           D.mRNA、RNA、DNA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重复、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片段缺失
B.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C.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片段重复
D.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加、染色体数目缺失、三倍体、染色体片段重复

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马和驴可以交配并繁殖出骡子,因此马和驴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在一个比较小的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
D.生物的适应性是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一位农民不慎错将家中存放的2.4—D当做农药,喷施到晚稻田中用来治虫。结果短短一个月里这些晚稻疯长到一人多高,并且呈芦苇状,不结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成芦苇状,是由于在2.4—D的作用下晚稻发生了基因突变
B.晚稻的疯长,主要是由于2.4—D促进了细胞分裂
C.晚稻不结实,是由于大量能量用于营养生长,影响了生殖生长
D.如果当时进一步提高配制浓度,晚稻将会长得更高

在一般情况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涉及的结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上一神经元轴突→突触→下一神经元树突或胞体
B.上一神经元树突→突触→下一神经元轴突或胞体
C.下一神经元轴突→突触→上一神经元轴突或胞体
D.下一神经元树突→突触→上一神经元树突或胞体

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①结构和②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长期营养不良会使C液渗透压减少
C.正常情况下C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A液
D.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发生在C液中

豌豆植株的细胞中,A.G.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种类有
A、3种        B、4种         C、6种         D、8种

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和单链RNA两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种类和碱基比率 B.分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
C.分析碱基和核糖数量 D.分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

某一DNA分子含有8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A 6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的含G的脱氧核苷酸62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
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能表示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培育优质品种水稻的过程,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育种方法叫做单倍体育种
B.图示试管苗的基因型为aaBB
C.图示过程最终得到的二倍体水稻基因型有四种
D.未经秋水仙素处理的试管苗长成的植株是高度不育的

已知西瓜红瓤(R)对黄瓤(r)为显性。第一年将黄瓤西瓜种子种下,发芽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以该四倍体植株作母本,二倍体纯合红瓤西瓜为父本进行杂交,并获得三倍体植株,开花后再授以纯合红瓤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所结无籽西瓜瓤的颜色和基因型分别是

A.红瓤、RRr B.红瓤、Rrr C.红瓤、RRR D.黄瓤、rrr

将人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大肠杆菌体内,使其产生人胰岛素。大肠杆菌的这种变异属于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变异

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种变异类型,这是变异不定向的表现
B.a→b的变化是生物与无机环境斗争的结果
C.b→c是抗药性逐代积累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定向抗药性变异

在欧洲人群中,导致患囊性纤维性变性的基因频率为1/50,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在人群中出现一个患囊性纤维性变性病人的概率是多少

A.1/20 B.1/500 C.1/2500 D. 1/625

有一女童患有某种遗传病,但她的父母健康。如果她的父母要生一个小孩,那么

A.这个小孩为健康男孩的概率为3/4
B.该女童的母亲最好至40岁时再生
C.在小孩出生之前要对胎儿进行诊断
D.此病为伴X遗传,后代中男孩肯定健康

下列关于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选择过程中基因频率都发生改变
B.鲤鱼品种少,而金鱼品种很多,说明金鱼的进化速度快
C.人工选择的生物能够向着人类需求的方向突变,所以进化速度快
D.在生物的进化中,两种方式同等重要

下图表示将盆栽植物水平放置时植物生长状况。对比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及细胞伸长速度正确的一组是

 
生长素浓度较高处
细胞伸长较快处
A
c
d
c
d
B
a
c
b
c
C
b
c
b
d
D
a
c
a
c

 

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和恢复的过程中,其变化次序是

A.反极化→去极化→复极化 B.去极化→复极化→反极化
C.反极化→复极化→去极化 D.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A.组织液、血浆、淋巴
B.血浆、组织液、淋巴
C.淋巴、组织液、血浆
D.血浆、淋巴、组织液

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右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A.①→② B.③→④ C.②→① D.④→③

用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测定电位变化,阴影部分表示冲动传导的部位,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右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其中E表示感受器、A表示效应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进行电刺激,则在A、E处均能测到膜电位变化
B.②处进行电刺激,则该处膜内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C.②处进行电刺激,则B处将会出现兴奋传导现象
D.①处进行电刺激,能引起C处释放递质、传导兴奋

下列关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及功能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除头面部外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B.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C.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引起上肢的运动
D.韦尼克区受损伤的病人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控制单基因病的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10分)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图中A可以看出,加热杀死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R型无毒的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可选用下列哪一组__________。

A.14C和18O B.35S和32P C.14C和32P D.35S和18O

(3)分析图中B可以看出,如果事先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则转化作用    (能或不能)发生,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_______            ________。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对动物脑的研究不断深入。人类的脑中有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它是谷氨酸在一种脱羧酶的作用下转变而来。有一种病在静止或运动时有舞蹈样动作,称为舞蹈病,就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脱羧酶所致。

(1)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则控制谷氨酸的基因可表示为     ,对应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      ,基因中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个数=      
(2)r-氨基丁酸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它暂时贮存于     的突触小泡内,当神经兴奋时,可以迅速通过    作用释放到     中,作用于突触后膜。
(3)该实例体现出基因可以通过控制    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   
(4)右图为某家族舞蹈病的遗传系谱图,可推测Ⅱ4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调查得知Ⅱ5的母亲也患该病,现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下列是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浸某植物种子24小时后播种,发芽第5天幼根、胚轴生长的情况,请根据提供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浓度(mol/L)
10-9
10-7
10-5
10-3
10-1
幼根(mm)
30.1
20.1
10.7
5.6
0
胚轴(mm)
11.7
22.3
40.5
30.4
0

(1)幼根生长最快的生长素浸种浓度为____,而胚轴生长最快的生长素浸种浓度为____。
(2)根据试验,你认为此种植物幼根和胚轴能协调生长的生长素浸种浓度为________。
(3)由此说明          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同时本实验还能提供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