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生物 / 八年级 / 期末考试

[安徽]2011-2012学年安徽省桐城市八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2020-03-18    29    938   

下图表示使用显微镜操作时的三个步骤,其操作的顺序是

1                   2                  3

A.1→2→3 B.1→3→2
C.3→2→1 D.2→3→1

用显微镜观察叶肉细胞临时装片时,若光线很强,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A.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B.较小的光圈,凹面镜
C.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D.较大的光圈,凹面镜

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
B.用稀碘液染色以便观察
C.用细准焦螺旋将视野中模糊的物像调至清晰
D.变10×和10×的镜头组合为5×和10×,可看到更多的细胞

右图是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的结构名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叶绿体
B.②表示液泡
C.③表示细胞核
D.④表示细胞膜

下图表示植物根尖纵剖面的四个部位,其中构成③的主要组成组织是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输导组织 D.分生组织

下列关于一株小麦和一只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它们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
C.它们都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D.小麦的花、猫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下列做法中能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将水稻种子晒干后入库保存
B.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
C.向贮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
D.雨后给棉花和蔬菜等作物中耕松土

右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h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 B.③⑤ C.②⑤ D.①③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细胞分裂所需要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B.卵生动物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全靠卵自身的卵黄提供营养
C.人胚胎着床在子宫后是通过胚胎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
D.卵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时全部由母体直接提供营养

人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地区,为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时,通过不同叙径散失的水分,结果如下表(单位:mL)。

 
尿液
粪便
汗液
呼出气体
休息(一天)
1800
200
100
300
运动(一天)
500
200
2000
600

则运动时人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
A.尿液      B.粪便       C.汗液       D.呼出气体

下列有关花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子房壁发育成果实 B.子房发育成胚
C.胚珠发育成果实 D.受精卵发育成胚

用糖拌番茄,一段时间后,会渗出一些液体,主要原因是番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A.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B.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C.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D.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下图依次为葡萄、马铃薯、酵母菌、盘桃四种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其中属于出芽生殖的是

右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A.尿素 B.葡萄糖
C.水 D.无机盐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1个DNA分子上只有1个基因      D.DNA发生改变可产生变异

杜鹃将卵产在苇莺鸟的巢中,苇莺代为孵化和育雏,这种行为是

A.防御行为 B.生殖行为 C.社群行为 D.觅食行为

下图为经整理后的某人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其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为

A.22条常染色体+XY
B.22条常染色体+X
C.22条常染色体+X或Y
D.22条常染色体+Y

家鸽和蚯蚓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为

A.奔跑、蠕动 B.飞行、蠕动
C.飞行、攀缘 D.跳跃、爬行

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A.昆虫释放性外激素 B.发现蜜源的蜜蜂“跳舞”
C.猫头鹰夜间找寻食物 D.小狒狒对“首领”的顺从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组别
项目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
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mL
22℃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mL
10℃
30个
9只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B.水量过多     C.水温太高     D.水中没有水草

将表中待分类的微生物简单分为类别一、类别二(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待分类的微生物
流感病毒、青霉、酵母菌、乳酸菌、曲霉、醋酸菌
类别一
乳酸菌、醋酸菌
类别二
青霉、酵母菌、曲霉

A.其分类标准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其分类标准是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
C.流感病毒应划到类别一
D.流感病毒应划到类别二

从原始藻类植物进化到原始种子植物,体现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①由简单到复杂  ②由低等到高等   ③由自养到异养   ④由水生到陆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列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体液的杀菌作用
B.皮肤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生活中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采取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当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可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急救
B.擦破皮肤有血渗出时,可将出血部位消毒冲洗后贴上创可贴
C.将煤气中毒的人,转移到通风的地方进行抢救
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120,同时在远心端止血

桐城市城区的西郊公园,树木葱郁,绿草如荫,植被丰富,风景靓丽。园区内的小溪、池塘中栖息着不少浮游动物、鱼类,偶尔还可以见到蛇和老鼠等。请据此回答问题:
(1)在西郊公园中,翠绿的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
(2)根据题干中的生物,按其食物关系,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
(3)小进同学有一次发现公园小溪河中有一条死鱼,这条死鱼将会被生态系统中分解者——腐生细菌分解。这种细菌不同于真菌的是(    )。
A.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      B.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
C.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      D.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
(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公园内小溪(A)、人工湖(B)、山边森林(C)、人工岛(D)等4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物种8
物种9
A
0
30
0
0
15
10
0
0
40
B
0
50
0
0
20
300
0
0
40
C
150
250
100
100
40
0
50
20
1
D
110
100
0
3
0
0
0
20
1

 

根据下列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血管与心脏部分的循环路径没有相连,请用箭头连接起来。
(2)强烈地震时,被困的人无论自救还是他救,首先都必须保持________(填图中字母)系统的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血液统经图中①处时,气体含量将发生什么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埋在废墟中较长时间等待救援的人,可以通过饮用自已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的___________和无机盐。对已经发现,但暂时还无法救出的被困人,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等成分配制的营养液,保证体内的___________供给,请写出葡萄糖在心脏出现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

Ⅰ.上世纪50年代婆罗洲许多雅克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法:喷射DDT。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可没多久人们的房屋纷纷倒塌。与此同时DDT毒死的虫子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食物链,对猫造成杀伤力,猫数量的减少又导致老鼠的大量繁殖。在这有大规模爆发斑疹伤寒和森林鼠疫的危险面前,世界卫生组织只得被迫向婆罗洲空降14000只活猫。请据此回答问题:
(1)蚊子属于昆虫,昆虫身体由头、_______、腹三部分构成。
(2)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蚊子作为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可见动物在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起重要作用。
Ⅱ.下图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几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蛇          蝗虫            蚯蚓          信天翁          兔
(1)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___。
(2)蝗虫和信天翁都是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依次是_____________。
(3)家兔等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高的主要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
(4)环境温度由25℃下降到5℃,家兔和蛇的耗氧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

A.均减少 B.家兔增加,蛇减少
C.均增加 D.蛇减少,家兔不变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小麦的抗倒伏与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将两株抗倒伏小麦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下去,观察小麦植株生长的状况并统计数据,将结果绘成柱形图如下:

①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控制抗倒伏性状的基因是___________基因,控制倒伏性状的基因是___________基因。
②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图示中抗倒伏植株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
③让子代的倒伏植株进行杂交,推测后代出现抗倒伏植株的机会(概率)是___________。
(2)将同一个麦穗上的小麦粒,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中,前者的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性状上的差异是由于___________所引起的,属于___________变异。
(3)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虫的小麦新品种,抗虫这一性状能遗传吗?
___________,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