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生物 / 九年级 / 中考试卷

[山东]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菏泽卷)生物

2020-03-18    25    299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A.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B.

鲫鱼身体呈梭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C.

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

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

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营寄生生活

B.

能繁殖后代

C.

有细胞壁

D.

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在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
A.种、界   B.界、种  C.门、界  D种、科

栽培在营养液中的植物吸收营养物质主要靠根尖的

A. 分生区 B. 伸长区 C. 成熟区 D. 除根冠外的所有区域

研究人员在不同气温条件下,测量某受试者呼出气体、尿液、汗液和粪便中的水分,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此人平均每日 失去的水分,如下表所示。根据此表,若受试者在测试期间生理现象皆正常稳定,且空气中的湿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则推测在气温7一1 1℃的环境下,此受试者最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呼气时不会失去水分 B. 以汗液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少
C. 以粪便形式失去的水分较尿液多 D. 尿液和汗液所失去的水分都比炎热时多

如果切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一段时问后,该狗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

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提高血糖浓度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促进蛋白质合成

某同学为探究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设计如下探究方案:将两份等量的大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培养皿中,均置于30°C和水分适量、空气充足的环境下,一个给予光照,另一个放在黑暗中。10天后,两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均未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A. 种子无生命 B. 环境温度太高 C. 光照不适宜 D. 实验时间太短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绘出如下简图。该同学判断出B处是毛细血管,其依据是

A. 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B. 毛细血管两端连着动脉
C. 毛细血管两端连着静脉
D. 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快

青蛙的发育过程依次要经历的时期是

A. 受精卵→幼蛙→成蛙 B. 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C. 受精卵→幼蛙→休眠体→成蛙 D.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下列男女生殖器官中,具有分泌性激素作用的是

A.

输卵管和输精管

B.

卵巢和睾丸

C.

子宫和精囊腺

D.

精囊腺和前列腺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不含有氧气

B.

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C.

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D.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难忘的2005年5月12汶川大地震,给汶川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四川卧龙人熊猫基地。为保护大熊猫,最好的营救措施是

A. 自然流放到森林中 B. 转移到农家保护
C. 转入其他大熊猫基地 D. 移人动物园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微生物作用的是

A. 帮助植物传粉受精 B. 使动植物和人患病
C. 引起食物腐败 D. 产生抗生素

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出现了类似下图所示动物,最可能被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A. 克隆技术 B. 组织培养技术 C. 嫁接技术 D. 转基因技术

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

A. ④③①② B. ②⑤①④ C. ④⑤③② D. ④①③②

多年来,因酒驾、醉驾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案例屡有发生,从2010年起我国加大了对酒驾、醉驾的处罚力度酒驾、醉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A. 酒精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B. 酒精增加了肝脏负担
C. 酒精使心血管受损 D. 酒精影响大脑的控制能力

有人看到别人吃酸杏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反射现象。
下列叙述与这种反射现象特点不相符的是

A. 是后天形成的 B. 属于低级神经活动
C. 可以消退或减弱 D. 右图中的①处参与反射的完成

下图为淀粉被彻底消化后的产物a进人血液及其进行代谢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图中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被彻底消化后形成的物质a是,吸收该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2)正常人的d、e、f中,不含有a的是
(3)如果某人血液中a的含量过高,可能是由于分泌不足造成的。
(4)在组织细胞中,a在b的参与于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组织细胞的中。
( 5)在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所控制的变量是。若用与该实验相同的方案探究肠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否会出现同样的实验现象?

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甲中所滴的液体应是
(2)图乙、丙、丁一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个步骤,其中图乙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
(3)进行图丙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所指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
(4)在图丁状态下观察时找到相关物像后,如果需要进一步放大,操作的步骤应该是先把要观察的物像调整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换用高倍物镜观察,不清晰时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玻璃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只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清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要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应该怎样没置对照实验?
(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应将实验装置置于环境中,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作用。
(3)在实验过程中,钟罩内壁会出现水珠,这是叶片进行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自下而上运输来的。

羊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之分,下表内容是有关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羊毛色的黑色和白色在遗传学上称为.。根据表中显不的遗传结果,可推断出羊毛色的色是显性性状。通过实验可知,羊的毛色与性别无关,这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
(2)若用B和b分别表示羊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表中后代白羊的基因组成是
(3)在第二组实验组合中,如果只生一只小羊。那么这只小羊为黑色羊的可能性是,为雄性羊的可能性是

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者。
(2)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和能量流动,且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性和的特点。
(3)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人们研究其能量流动的目的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一面。我市牡丹区杜庄村的一些瓜农,利用农作物秸秆反应堆技术在大棚内种植甜瓜,使甜瓜提早上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技术不但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而且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它主要是利用了等分解者,将秸秆中的分解成供甜瓜利用的简单物质,并释放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