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的结果为
A. a2 | B. a3 | C. a5 | D. a6 |
有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1cm,2cm,3cm | B. 1cm,2cm,4cm | C. 2cm,3cm,4cm | D. 2cm,3cm,6cm |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A.闹钟的钟摆的运动 | B.升降电梯往上升 |
C. DVD片在光驱中运行 | D.秋天的树叶从树上随风飘落 |
最薄的金箔的厚度为,这个数量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0.91×10—7cm | B. 0.91×10—8cm | C. 9.1×10—7cm | D. 9.1×10—8cm |
已知
A.5 | B.6 | C.![]() |
D.8 |
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则与
是
A.同位角 | B.内错角 | C.同旁内角 | D.对顶角 |
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A.![]() |
B.![]() |
C.![]() |
D.![]() |
若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的值为
A.6 | B.12 | C.![]() |
D.![]() |
计算的结果为 ;
计算的结果为 ;
计算的结果为 ;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的结果为 ;
多项式3ma2+12mab的公因式是 ;
将二元一次方程变形,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y,结果为 ;
如果一个十二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相等的,那么这个内角的度数是 ;
如图所示,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即拐弯前、后的两条路平行,若第一次拐角是150°,则第二次拐角为 .
BD和CD是的角平分线,
,则∠BDC= 度;
已知,
,则
;
计算:
计算:
计算:
用乘法公式计算:
用乘法公式计算:(x+y)2(x-y)2
计算:
分解因式:16x2-9y2
分解因式:(x2+y2) 2-4x2y2
解方程组:
解方程组:
如图,AB⊥ BC,BC⊥ CD,且∠ 1=∠ 2,那么EB∥ CF吗?为什么?
画出已知图中锐角
的三条高AD,BE,CF(在图中必须标出相应字母和直角符号);
再尝试画出其它锐角三角形三条高,可发现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总是 (填“能”或者“不能”)相交于同一点;
再尝试钝角三角形,可发现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填“具备”或者“不具备”)这个特点;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为缓解甲、乙两旱情,某水库计划向甲、乙两地送水。第一次往甲地送水3天,往乙地送水2天,共送水84万m3;第二次往甲地送水5天,往乙地送水2天,共送水120万m3。问往甲、乙两地平均每天各送水多少?
在学习因式分解时,我们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事实上,除了这两种方法外,还有其它方法可以用来因式分解,比如配方法。例如,如果要因式分解时,显然既无法用提公因式法,也无法用公式法,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办法:
=
=
=......
解决下列问题:填空:在上述材料中,运用了 的思想方法,使得原题变为可以继续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这种方法就是配方法;
显然所给材料中因式分解并未结束,请依照材料因式分解
;
请用上述方法因式分解
;
如图,在△中,
,
平分∠
,∠
=70°,∠
=30°.
求∠
的度数;
求∠
的度数;
探究:如果只知道∠
=∠
+ 40°,也能得出∠
的度数?你认为可以吗?
若能,请你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