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生物 / 高二 / 月考试卷

[广东]2011-2012学年广东省三校高二下学期联考生物试卷

2020-03-18    34    215   

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A.反转录酶 B.DNA连接酶 C.RNA聚合酶 D.解旋酶

下列不属于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的是  

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
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
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驱蚊草(又名蚊净香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从而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等试剂或离心、振动、电刺激等方法
C.驱蚊草培育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
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甲流病毒应接种在:

A.无菌牛肉汤 B.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
C.含各种营养的固体培养基 D.适宜温度条件下的活鸡胚

研究表明地壳表面某些元素含量极低,难以用常规化学方法测出,但植物体内却积累得相当多。例如,碘在海带中的含量比海水高2000倍;不同种植物所含元素的多少也不同,如马铃薯富含K+、豆科植物富含Ca2+,水稻含Si多。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不同植物生长环境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
B.矿质元素的吸收是协助扩散
C.由于遗传物质的差异导致不同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D.各种细咆的呼吸作用强度不同

下表是细胞生长前(阶段1)和后(阶段2)的一些数据:当细胞从阶段1过度到阶段2发生了什么?

组别
长度(um)
直径(um)
壁厚度(um)
细胞体积(um)
液泡体积(um)
阶段1
26
24
2
12600
600
阶段2
36
330
2
336000
273000

A.只吸收水分                 B.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
C.既吸收水分,又合成蛋白质  D.既吸收水分,又合成纤维素和蛋白质

如图是根据植物的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A.有无膜结构 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
C.是否可能含有色素 D.是否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多种酶,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等
B.细胞核的核膜是单层膜,一层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下列哪种物质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A胆固醇      B胰岛素        C性激素         D血红蛋白

下图是某生物组织细胞示意图,其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的主要是

A.淀粉和RNA B.淀粉和DNA
C.糖原和RNA D.糖原和DNA

在浆细胞中,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直接关系的是

A.分泌抗体 B.信息传递 C.生成ATP分子 D.合成多肽

下列物质中有的是氨基酸,有的不是。以下所有的氨基酸分子中,经缩合反应形成的物质可能是

A.二肽 B.三肽 C.四肽 D.蛋白质

下图为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b、c分别是指细胞膜、具膜的细胞器和核膜
B.图中m是指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C.图中p是指线粒体的内膜
D.图中f和h分别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某种蛋白质的分子量为11935,其肽链内的肽键总数为106。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7,则该蛋白质具有肽链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下列结构中的物质,能形成染色体的是

A.叶绿体、线粒体中的DNA B.受精卵细胞核中的DNA[
C.蓝藻、细菌中的DNA D.病毒体中的DNA或RNA

紫茉莉的遗传信息储存于它的

A.DNA或RNA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B.DNA分子,在细胞核中
C.DNA和RNA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D.DNA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

下列哪一项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C.老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 D.细胞的作用既有独立性又有整体性

离子态无机盐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A.细胞的基本结构物质 B.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C.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D.调节细胞内的pH值

我国西北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整体性原理

下列各项中与“试管婴儿”的培育有关的是   
①体外受精  ②体内受精  ③主要在体外发育 ④主要在体内发育  ⑤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⑥运用胚胎工程技术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①④⑤

细胞内的各种化合物有其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糖原的代谢终产物是葡萄糖
B.磷脂和胆固醇都是组成膜的成分
C.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D.水在维持细胞渗透压与酸碱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二者细胞呼吸的方式相同
C.二者具有相同的膜系统组成 D.二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相同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下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若a为核糖,b则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甲基绿染成绿色,则a为脱氧核糖

根据下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可表示囊泡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②等有关
C.③④可运动,⑤不能运动
D.将图中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③与水面接触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10X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X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cm左右
B.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
C.若载玻片上有字 “上”,则视野下改字呈现为“下”
D.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的过程中,只需要调细准焦螺旋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
B.在愈伤组织的形成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水、无机盐和小分子的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C.为促进花粉细胞分裂生长,在培养基中应加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等激素
D.试管苗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A.葡萄糖 B.磷脂 C.淀粉 D.核酸

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过程注射的物质是抗原          B  细胞A、C都能产生抗体
C  只有C细胞可以无限增殖         D  过程3需用到胰蛋白酶

下左图表示HIV侵染T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基本过程,下右图简单表示HIV的化学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①表示病毒正侵染淋巴细胞,此时进入寄主细胞的是病毒的             
(2)遗传学上将过程②称为           ,此过程必需的是             酶。
(3)病毒感染细胞后需形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即下图中的过程_________(数字),完成该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b为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b种类不同的原因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流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都是____________。

L-赖氨酸是哺乳动物蛋白质分子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氨基酸,由于谷物中含量甚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请回答以下关于L-赖氨酸的一组问题:
(1)L-赖氨酸在体内无法合成,所以L-赖氨酸是人体的____ __________
(2)已知L-赖氨酸分子的R基为-(CH2)4-NH2,则L-赖氨酸的结构简式为__        ___
(3)向泌乳期母牛的乳腺腺泡细胞内注射少量15N标记的L-赖氨酸,在坐标系中分别画出了放射性15N在细胞内的核糖体(曲线a)和内质网(曲线b)中含量的大致变化曲线,导致曲线b先增加后减少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下图中用曲线c表示放射性物质在高尔基体内的含量变化。

(4)玉米籽粒中的赖氨酸含量较低,是因为合成赖氨酸过程中的两种关键的酶的活性受赖氨酸浓度的影响。如果将其中一种酶中的第352位的苏氨酸变为异亮氨酸,把另一种酶中第104位的天冬酰氨变成异亮氨酸,可以使玉米籽粒中游离赖氨酸含量提高2倍,此改造过程即为______。

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DNA存在的结构是__________(写图中的数字),具有双膜的结构是_________(写图中的数字)
(2)结构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观察结构④在细胞中的分布,该细胞适合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构⑤是________,与完成其生理活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4)把该细胞置于浓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细胞的重量会_______________,于此变化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
(5)图示细胞一般能进行下列                  生命活动(填写编号,2分)

A.不增殖 B.能继续增殖
C.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D.出现染色体结构

自然界中的两种微生物,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将培养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维生素C,其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分析,欧文氏菌和棒状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利用生物技术改造上述两种菌中一种,使其可直接利用D-葡萄糖生成2-二酮基-L-古龙酸,最好采用_________技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用PCR技术可以对相关基因进行体外大量扩增。此过程需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反应体系中应提供_______________,同时,通过控制      条件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

iPS细胞全称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是由体细胞诱导而成的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多潜能性,可以形成神经元等人体多种组织细胞。以下为iPS细胞研究中的几个重要事件。
资料1:2007年,美日科学家利用病毒将“c-Myc”等4个基因植入人类皮肤细胞,发现皮肤细胞可转化为iPS细胞。
资料2: 2009年7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由体细胞诱导而成的iPS细胞,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得到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 
(1)美日科学家所利用的病毒的作用相当于基因工程中基因操作工具中的    。 iPS细胞与__________细胞的特性最相近。
(2)皮肤取出后一般用胰蛋白酶等物质处理将细胞分散,而不用胃蛋白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皮肤细胞经诱导可形成iPS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皮肤干细胞培养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人工合成激素Ry可能引起细胞癌变。下面是关于这一问题的探究实验,请完善相应内容。
材料用具:含皮肤干细胞的培养液、适宜浓度的激素Ry溶液、显微镜、__________等
实验步骤:
①将皮肤干细胞培养液平均分成2组,编号为A、B。
②B组培养液中添加少量___________,A组培养液不添加。
③将A、B两组干细胞置于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72小时。
④取样,分别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与结论预测: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激素Ry能引起细胞癌变。

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 别
材     料
实 验 条 件
观察内容
A
A1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健那绿染液等
线粒体
A2
8%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等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
豆浆
0.1g/mL的NaOH溶液、0.01g/mL的CuSO4溶液
蛋白质鉴定
C
马铃薯汁
0.1g/mL的NaOH溶液、0.05g/mL的CuSO4溶液
还原糖鉴定
D
菠菜叶
清水
叶绿体

(1)A2组中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实验观察内容肯定不能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哪些实验用到显微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组和C组注入试剂以后,对试管液体的处理方法与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