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生物 / 高二 / 期中考试

[湖北]2011-2012学年湖北武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统考生物试卷

2020-03-18    35    602   

利用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培育的抗虫棉是否成功,最简便的方法是检测                                              

A.是否有抗生素产生 B.是否有抗虫性状出现
C.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D.目的基因是否存在

下列哪项不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

A.基因枪法 B.农杆菌转化法 C.显微注射法 D.花粉管通道法

下列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中需要模板链的是 
① 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②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③ 反转录法                      ④ 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C.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

科学家为提高玉米赖氨酸含量,计划将天冬氨酸激酶的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中104位的天冬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就可以使玉米叶片和种子中的游离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5倍和2倍。下列对玉米性状改变最可行的方法是

A.直接改造蚕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C.直接通过对酶的合成的控制,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直接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改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区别是

A.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可以合成非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B.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
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 操作
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

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过程中不需要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B.杂交瘤细胞具有浆细胞与癌细胞的所有特点
C.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用作体外诊断试剂
D.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用途有①生产有价值的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等 ②生产基因工程技术中所用的受体细胞 ③可以用于检测有毒物质 ④培养的各种细胞可直接用于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以上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学家们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

A.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B.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C.未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D.未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是相同的
B.DNA连接酶能把两个黏性末端经碱基互补配对后留下的缝隙“缝合”
C.通过检测,大肠杆菌中没有胰岛素产生则可判断重组质粒未导入受体菌
D.在培养大肠杆菌的工程菌过程中,获得目的基因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

精子中的线粒体集中在尾的基部,其意义在于

A.为受精作用提供能量 B.为尾部的运动提供能量
C.为下一代提供细胞质基因 D.为头部的运动提供能量

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白蛋白的转基因牛,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30多倍。转基因动物是指

A.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 B.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C.提供基因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

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
C.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

A.卵黄膜和透明带间出现两个极体 B.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
C.精子接触透明带 D.雌、雄原核形成

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    )完成的

A.出生后不久 B.排卵前后 C.胚胎出现性别分化后 D.初情期

下列育种方法中不必使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B.细胞工程培育“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
C.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植株
D.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                       

A.用于检测疾病的医疗器械
B.合成苯丙氨酸羟化酶的DNA片段
C.合成的β—球蛋白
D.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特定DNA分子

科学家将含人的α—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α一抗胰蛋白质的奶。这一过程没有涉及                 

A.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B.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C.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玉米是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在玉米育种中和栽培中作了大量的研究。如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繁殖原理上分析,A→D属于无性生殖
B.植株D和G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
C.E→G过程也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一般不应用于大田生产

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为模板的DNA序列必须不断地加进每一次的扩增当中
B.反应需要的DNA聚合酶必须不断地加进反应当中
C.作为引物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必须不断地加进每一次的扩增当中
D.反应需要的DNA连接酶必须不断地加进反应当中

科学家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二倍体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离体培养,最终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新植株(见下图)。关于这一科学事实,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A.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B.培育成的新植株高度不育
C.细胞数目的增多是通过有丝分裂
D.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据图所示,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可以连接c处
B.DNA聚合酶可以连接a处
C.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切断a处
D.解旋酶可以切断b处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交后代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B.在离体植物细胞转变为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选取一定数量的B淋巴细胞进行增殖培养,即可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D.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作用于正常基因和它的突变基因,其结果可能不同

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
B.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
C.精子外膜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下表为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比较,你认为错误的有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特殊处理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胃蛋白酶处理配制细胞悬液
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典型应用
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培养液的区别
麦芽糖是离体组织
赖以生长的成分
动物血清不可缺少

 
A.0处            B.1处            C.2处            D.3处

若简式 ①②③―→④ 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①是来自不同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则④可能出现这些植物的遗传特性
B.若①是花粉,则④是单倍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
C.若①是人参细胞,对②进行扩大培养可得到细胞产物人参皂甙
D.若①是具有杂种优势的农作物细胞,则用③进行繁育得到的众多植株一般都不再具有杂种优势

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A.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AATT—
B.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BamHI和BglII;末端互补序列—GATC—

鸡的输卵管细胞能合成卵清蛋白,红细胞能合成β—珠蛋白,胰岛细胞能合成胰岛素。用编码上述蛋白质的基因分别做探针,对三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用限制酶切割形成的片段进行杂交实验;另用同样的三种基因探针,对上述三种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杂交实验,上述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杂交过程中有杂合双链“—”表示杂交过程没有杂合的双链):

 
细胞总DNA
细胞总RNA
输卵管
细胞
红细胞
胰岛
细胞
输卵管
细胞
红细胞
胰岛
细胞
卵清蛋
白基因






β-珠蛋
白基因






胰岛素
基因 






 
下列是表中①到⑥中填写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首先要把细菌细胞处理为感受态细胞
B.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细菌必定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C.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必定能生长
D.“工程菌” 制备成功的标志是 “工程菌”能合成出人的生长激素

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DNA分子杂交测序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先在一块基片表面固定序列已知的八核苷酸的探针,当溶液中带有荧光标记的靶核酸序列与基因芯片上对应位置的核酸探针产生互补匹配时,通过确定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获得一组序列完全互补的探针序列。据此可重组出靶核酸的序列TATGCAATCTAG(过程见图1)。若某一靶核酸序列与八核苷酸的探针杂交后,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如图2所示,请推理分析溶液中该靶核酸序列为

A.ATCGACTT B.TAGCTGAA
C.AGCCTAGCTGAA D.TCGGATCGACTT

以下是关于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实例。据题回答:
Ⅰ.1997年,科学家将动物体内的能够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为使基因表达载体能顺利进入大肠杆菌,一般需将大肠杆菌用____________处理,以增大其细胞壁的___________。基因表达载体随大肠杆菌的繁殖而进行增殖,其中的胰岛素基因在大肠杆菌内表达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基因工程,可以使哺乳动物的乳腺成为一种“生物反应器”,生产大量药用蛋白。这种动物基因工程操作的一般过程是:
(1)首先,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
(2)然后,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
(3)再次,将受精卵送入母体内,使其生长发育为转基因动物。从中选择_______性个体,待其进入泌乳期后,可以在其分泌的_______中来提取所需要的药用蛋白。
Ⅲ.继哺乳动物乳腺发生器研发成功后,膀胱生物发生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最近,科学家培养出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
(1)通常要将外源基因转入____  中,原因是____  
(2)通常采用____  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了小鼠的基因组;
(3)在研制膀胱生物反应器时,应使外源基因在小鼠的____ 细胞中特异表达。

根据模拟制作重组DNA分子的活动,甲DNA分子、乙DNA分子被EcoRI (作用于G A A T T C序列)酶切后,即可获得所需的目的基因和质粒。回答以下问题:
(1)绿色硬纸板(甲DNA分子)的碱基序列为:
……A T A G C A T G C T A T C C A T G A A T T C G G C A T A C……
……T A T C G T A C G A T A G G T A C T T A A G C C G T A T G……
红色硬纸板(乙DNA分子)的碱基序列为:
……T C C T A G A A T T C T C G G T A T G A A T T C C A T A C……
……A G G A T C T T A A G A G C C A T A C T T A A G G T A T G……
其中,          DNA分子(填甲或乙)含有“目的基因”,另一个 DNA分子即是“质粒”。
(2)用剪刀代表酶的切割。酶切位点在        (a处还是b处),此化学键称为              。请用“||”在甲、乙两DNA分子上标出EcoRI的作用位点。

(3)你模拟插入的DNA片断能称得上一个基因吗?            。(填能或不能)
(4)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是常用方法,基因文库实际上就是指导入了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断的受体菌的群体。按照其中所含基因量的多少又可分为              文库和             文库。

以下是关于哺乳动物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描述,回答问题:
(1)精子的尾由______演变而成;雄性动物刚刚排出的精子,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这一生理现象称为_________。
(2)获能的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黄膜完成受精作用,会产生两次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入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精作用结束后,受精卵在输卵管内进行有丝分裂,开始发育。胚胎发育的早期称为__________期;根据胚胎形态的变化,可将早期发育的胚胎分为受精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幼体。

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实现了对鼠源杂交瘤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减少、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鼠源杂交瘤抗体就是从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中获取B淋巴细胞,在诱导剂的作用下与________细胞融合,形成__________细胞,并通过体内培养或体外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这种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主要的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可大量制备。
(2)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在诱导融合方法方面的主要区别是还常用_____________诱导融合。
(3)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通过基因拼接,将鼠源抗体基因改造成鼠—人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到鼠淋巴细胞中,这个过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鼠—人嵌合抗体的生产过程属于________工程的范畴。

科学家将鱼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可以在相对寒冷的环境中生长。质粒上有PstⅠ、SmaⅠ、HindⅢ、AluⅠ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下图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其中①~④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中的相关步骤,Ⅰ、Ⅱ表示相关结构或细胞。请据图作答:

(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用一种或者多种限制酶进行切割。为了避免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在此实例中,应该选用限制酶___________和限制酶___________分别对___________和质粒进行切割。
(2)培养基中的氨苄青霉素会抑制番茄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要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含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Ⅰ中含有______作为标记基因。
(3)研究人员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将鱼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内。在分子水平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形成了相应的蛋白质通常采用___________技术。
(4)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含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图中③、④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番茄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