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 / 期中考试

[江苏]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2020-03-18    31    2016   

寒冬,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的水结冰膨胀而破裂,若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

A.硬度较小 B.导热性好 C.隔热性好 D.导电性好

一枚壹圆硬币的质量大约为

A.0.5g B.5g C.50g D.500g

观察图中四组图片,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图是

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乒乒球、原子、宇宙、太阳系 B.乒乒球、太阳系、宇宙、原子
C.原子、乒乒球、太阳系、宇宙 D.原子、乒乒球、宇宙、太阳系

通常弱者与强者相争时,我们会说弱者是拿鸡蛋碰石头,那么鸡蛋碰石头时,关于它们相互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所受力大于石头所受力 B.鸡蛋所受力等于石头所受力
C.鸡蛋所受力小于石头所受力 D.它们受力大小无法比较

下列关于重力说法正确的是         

A.向空中上抛一只篮球,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上的重力作用
B.汽车在下斜坡时,受到的重力方向垂直于坡面
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上
D.地面的附近的物体在没有其他物体支持的时候会落向地面,是受到重力的原因

小强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分析可知

A.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甲的密度等于乙的密度 D.无法比较甲乙

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量筒“量”出小钢珠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C.用量筒“量”出0.2kg的酒精 D.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

有下列实例:①游泳;②走路;③飞机在空中加油;④手拍桌子,手感到疼。其中主要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B.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C.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D.桌子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出的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有(不计空气阻力)   

A.重力、支持力、推力 B.重力、支持力
C.重力、摩擦力、冲力 D.重力、摩擦力、推力、支持力

如图所示,小明用自制的重锤线来检查宣传画是否挂正的情景,他的画  (选填“是”或“不是”)正的,这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特点。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此时跳板具有    能,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
    发生改变。

草坪式浴室防滑垫由柔软的PVC材料制成,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如图所示)。正面是通过    增大脚与垫之间的摩擦力,背面则是利用大气压产生的较大
    来增大垫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两措并举从而达到理想的防滑效果。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  ,周围有   绕其运动.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选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

如图所示是盒装液体牛奶,已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若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是    g/cm3;若宇航员将整盒牛奶带到月球上,则这盒牛奶的质量是    g。

你注意到洒水壶有两个把手吗?如图,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    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    (选填“A”或“B”)把手。这说明    

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 29    ;水的密度是    g/cm3。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块体积是10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    g,水的体积是    cm3

如图所示,小明把一块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测得示数为2.5N,手持弹簧测力计的上端,把玻璃板往下全部放入水中一定深度处,再慢慢提起弹簧测力计,当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5N(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其中的原因是    

(1)如图,踢出去的足球受到    个力作用(空气阻力不计)。赛艇运动员向后划水,赛艇会前进,这是利用了    的道理,而使艇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2)A、B是两支圆铅笔,将它们按图中方法放置在一个斜面上,    铅笔比较容易到达水平面,你的理由是:    

如图所示,将一根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对其施加力,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 , 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    , 而具有了    的性质。如图所示,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塑料绳就会向四周散开,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得越大,这是为什么?    

(1)图为手拉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重4N的小球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3)一辆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作出小车的受力示意图。

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质量m/g
量筒内水的体积V/ml
量筒内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ml
790
200
350

(1)通过计算判断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将小铁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整个铁球受到的重力是多大?(ρ=7.9×103㎏/m3ρ=1.0×103㎏/m3,g取10N/kg)

小明将22g盐完全溶解在如图甲所示的量筒内的水中,液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

(1)甲图中水的质量为多少?
(2)乙图中盐水的密度为多少?

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1)凋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于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  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  量是    g。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是    g/cm3
(3)分析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小,原因是: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所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100
200
300
    
500
重力G/N
1
2
3
4
5

(1)    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如图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A.钩码的重力          B.钩码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钩码的拉力
(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如图所示是小明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必须沿    方向拉动物体,使物体做    运动。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通过比较乙、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不同,可以比较    的不同。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选填“考虑”或“不考虑”) 小卡片的重力,原因是此实验是探究    二力平衡的条件。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6)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    (选填“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    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小明到淀粉厂参加社会活动发现,收购员在选购马铃薯时,总是先把一定量的马铃薯洗干净称一称,然后再将这些样品放在水中称一称,两次称量差值越小,他给的收价就越高。这里包含什么道理呢?
小明从互联网上找到一张表格大致反映了马铃薯的相关信息:

马铃薯标号





马铃薯的密度ρ/(g·cm3)
1.08
1.10
1.12
1.14
1.15
所含淀粉的百分率(%)
14.0
18.0
22.5
26.5
29.0
收购价(元/kg)
0.40
0.44
0.50
0.60
0.80

(1)通过对这个表格数据分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小明同学选用托盘天平、小刀、刻度尺等器材,测定马铃薯的密度。
①用小刀将马铃薯削成边长为4cm的正方体。

②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时,先将游码移到    处,天平指针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填写字母代号)。
A.向右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B.向右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马铃薯放于左盘,向右盘添加砝码
③天平横梁调节平衡后,往左盘放入削好的马铃薯;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马铃薯的质量是  g,密度是  g/cm3
(3)选择这张表格中第几号马铃薯价格相对便宜而出粉率又高?    请说明判断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