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历史 / 九年级 / 中考试卷

[四川]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历史

2020-03-18    26    2020   

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为解决"火器"问题,洋务派

A.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C. 创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海军 D. 创办民用工业

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是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国共第一次合作 D. 同盟会的成立

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战术,迫使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的战役是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 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C. 我国建立了深圳、上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五个经济特区
D. 达万铁路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下列历史事件,空前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有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参加华盛顿会议
④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⑤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
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③吃"公家饭"、端"铁饭碗"成为大家的追求
④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⑤"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④

某部文学作品,是17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描绘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请你根据这有限的提示,判断该作品是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 萧伯纳的《圣女贞德》

《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块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这13块殖民地位于

A. 大西洋沿岸 B. 五大湖流域 C. 太平洋沿岸 D. 墨西哥湾

《人权宣言》明确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依据当时法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人权宣言》保护的主要是下列哪一阶层的利益?

A. 教士、贵族 B. 新贵族 C. 资产阶级 D. 无产阶级

某同学在记忆下列历史知识点时,出现了一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A. 三角贸易--黑奴 B. "拉丁美洲解放者"--葡萄牙
C. 美国内战--奴隶制的存废 D. 明治维新--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如图反映的是20世纪20年代初俄国工农大众生活恶化的情况。面对此景,列宁沉痛地说:"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联系所学知识,对列宁这句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 应该禁止商品自由交换
B. 资产阶级的统治思路更符合俄国国情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做法必须改变
D. 坚决退出世界大战是错的,应该让德国做出赔偿

罗斯福新政早已经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典范。新政的措施中是如何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的?

A. 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B. 将大量的农产品远销海外
C. 抽调大量农村精壮劳动力进城务工 D. 鼓励商人大量囤积粮食

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指的是

A. 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统治 B. 协约国和同盟国统治下的世界
C. 德意日法西斯的独裁统治 D. 二战后,美国霸权主义下的世界

以下四部二战题材的影片,如果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观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①《不列颠空战》②《南京大屠杀》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④《日本偷袭珍珠港》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如图所示的柏林墙是上个世纪美苏冷战的产物和象征,下列有关冷战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B. 帮助西欧各国恢复经济仅仅只是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借口和幌子
C. 美苏冷战的结果是形成了两极对抗格局
D. 在冷战的过程中,美苏两国没有发生过任何形式的敌对活动

2012年1月23日,欧盟决定禁止其成员国从伊朗进口石油,以逼迫伊朗在核问题上让步。下列有关欧盟的知识点,哪一项是正确的?

A. 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政治集团
B. 欧盟的前身是欧共体,成立的目的是"防止共产主义渗透"
C. 欧盟成员国在政治上丧失了独立自主的权利
D. 欧盟最大的成员国是俄罗斯

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动荡,出现了雪崩式的政治变化。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A. 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 B. 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C. 中苏关系恶化 D. 改革成效不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下列关于巴以冲突和中东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巴以问题源于联合国"分治"决议的不公平 影响中东和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宗教、领土、资源、大国插手等 1948年,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巴以问题完全能够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

今天,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趋势。下列选项与经济全球化无关的是

A. 跨国公司抢占世界市场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南联盟抗议北约暴行 D.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受到冲击

下列选项中对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终身学习制度的建立,都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A. 电子计算机 B. 知识经济
C. 生物工程技术 D. 航天技术

列举与下列作品相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
(1)"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
(2)"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列举"三权分立"学说中相互制约的三种权力。

20世纪后半期,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主权先后被收回,请分别列举与这两条运河相关的殖民国家和主权所属国家名称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材料二:"日本掠夺了中国的山东省,是不是世界的盗贼呢?……山东三千六百万百姓丢失山东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呢?"
 --以上材料都选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参
材料三:"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抗日英雄吉鸿昌的绝命诗
(1)即使"大将筹边",也不能改变当时中国领土被蚕食、被侵略的命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日本掠夺了中国的山东省"发生在哪一次会议上?该决定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轰轰烈烈的斗争,这次斗争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吉鸿昌不能战死在抗日战场上是因为国民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
(4)今年,日本当局借中国政府忙于处理南海争端之机,企图占据中国钓鱼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曾经在哪一条约签订后占据过钓鱼岛?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其中,死伤3000多万人,参加国家的直接军费和战争造成的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13万亿美元,参战国物资损失总价值达4万亿美元。
--以上材料都选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分析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请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图3和图4分别提到了两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它们的使用,对战争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问,飞机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日本哪两座城市在二战中遭到了核武器的袭击?
(3)请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特点。并谈谈你对此有何感想。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本主义发展】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用哪一称号最能说明该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和欧洲第一位的分别是哪个国家?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能抚平战争创伤,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根源在哪里?从中我们能够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4)在宪章运动中,英国工人提出的政治要求是什么?
(5)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指哪次斗争?
(6)是谁最早实现了无产阶级当家作主的梦想?
(7)上个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有人开始担心改革开放会使中国滑向资本主义。为此,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判断是非的三条标准,你知道这三条标准是什么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