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 / 月考试卷

[山东]2012-201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马庄回中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0-03-18    57    1048   

今年的“五.一”长假期间,小明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的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如图,下面图中的骨针和装饰品应属于下列哪一远古人类?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大汶口人
D.山顶洞人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 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废除禅让制,开创世袭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人物是

A.舜 B.尧 C.禹 D.启

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在我国已经齐备的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夏商 D.商周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诸侯反叛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国人暴动 D.少数民族入侵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晋文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勾践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②东周与西周并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③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东方的大国
④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从客观上看,有利于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我们现在的泰安在战国时期应该属于下列哪个诸侯国管辖范围之内?

A.秦国 B.燕国 C.楚国 D.齐国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① 交纳贡品     ② 交纳田租    ③ 派兵作战  ④ 服从命令

A.①②③④ B.② C.②③ D.①③④

战国时期,各国相继进行变法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
B.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C.诸侯兼并战争的需要
D.商鞅变法的推动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其进步表现在
① 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② 掌握了人工取火
③ 会用骨针缝衣服,懂得爱 美   
④ 可以个人单独生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河姆渡和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

他既是原始社会的最后一位首领,又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第一位国君。这位历史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是最早可以追溯到

A.山顶洞人时期 B.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时期
C.炎帝和黄帝时期 D.尧舜禹时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B.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C.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结果是诸侯国的数目减少,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D.战国末期,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

下列成语典故,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的是
①道路以目 ②烽火戏诸侯 ③退避三舍  ④围魏救赵 ⑤纸上谈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下列哪一次战役结束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了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下列描写公元前356年生活在咸阳的李某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A.他在一次战斗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的赏赐
B.他辛勤耕种土地,几年后,因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C.他用卖粮食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地,成为小地主
D.后来他卖掉了所有的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瓷器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原始瓷器的烧制开始于我国

A.河姆渡居民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山东省被誉为“齐鲁大地”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

A.商朝甲骨文记载 B.西周分封制
C.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D.秦朝郡县制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B.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专门指的是青铜铸造业的发达
C.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共同形成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化
D.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位于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上一种独特的青铜文明

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

A.推行县制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军功 D.奖励生产

战国七雄中,位置在最西面的是

A.齐 B.楚 C.秦 D.燕

下列各项制度属于西周的是
①世袭制 ②禅让制 ③等级制 ④分封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迄今为止发现的商代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D.编钟

晋文公和其他霸主一样,为了称霸,对发展本国实力很重视。他们的共同做法有
①训练军队 ②发展生产③整顿内政 ④卧薪尝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小刚是红星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一名成员,他准备在下周的兴趣小组活动时演出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请你帮他判断一下,下列哪一故事情节是不应该出现的

A.使用打制石器 B.种植水稻
C.饲养家畜 D.挖掘水井

当今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我国录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是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其方法是

A.父传子 B.兄传弟 C.母传女 D.大家推选

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大国争霸战争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C.齐国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角逐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D.战争连绵不断,分裂趋势加剧,阻碍历史发展

归类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纷乱的 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某同学在学习夏商西周的历史时,把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你认为他这样归类的标准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长平之战  ② 城濮之战  ③ 桂陵之战 ④ 马陵之战 ⑤ 田氏代齐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②⑤① C.②⑤③④① D.⑤③④①②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如图,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青铜农具        ②石斧石锛         ③六角形铁锄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下列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燕国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成就有
① 种植粟 ② 能制造陶器 ③ 种植水稻 ④ 挖掘水井 ⑤ 发明瓷器

A.①②③4 B.②③4 C.①③ D.①③⑤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会挖掘水井,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 )

战国初期,晋国卿大夫中的韩周魏瓜分了晋国。 ( )

公元前1046年周军和商军在涿鹿大战,商纣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

东周开始于公元前771年,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

约公元前2070年,完成了从部落联盟首领向奴隶制国家的国王转变的统治者是禹。( )

公元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激烈的长平之战。( )

商汤在建国初期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_做大臣来治理国家。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_________为相积极改革,成就了霸业。

在火的使用上,山顶洞人已懂得___________。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__________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了水利工程__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______工程。

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最迟__________已使用牛耕。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__________时期,是以________方式确立了封建制度。

如图,仔细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与图二分别是哪一居民居住的房屋?房屋名称分别叫什么?
(2)这两种房屋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各有何作用?  
(3)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如图,仔细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实行这一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1分)
(2) 自上而下各阶层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  (3分)
(3) 这一制度的实行起了怎样的作用?  (2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作为奖励。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赏给爵位或官职。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1)材料一的意思是什么? 你怎么看?    
(2)材料中的商君指的是谁?  (1分)
(3) 依据材料概括商君变法的主要内容。  ( 3分)
(4)你认为商君变法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分)
(5)对今天的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中的“神州轩辕”指的是谁? 人们给予他什么赞誉
(2)他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什么贡献?
(3) 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