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A.生物能适应环境 |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 ,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 ,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
樟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可说明
A.环境能适应生物 | B.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
C.生物能适应环境 | D.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这使它更适合在什么地方生存
A.阴湿草原 | B.寒冷荒漠 |
C.干燥沙漠 | D.温暖森林 |
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A.灰色 | B.绿色 |
C.黄色 | D.褐色 |
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蛾类夜间活动 |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
C.候鸟的迁徙 | D.山顶的旗形树 |
树木具有很强的吸尘能力,下列哪一项不是树木能够降尘的主要原因
A.枝叶茂盛,能够减少风速,使大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降落地面 |
B.植物的叶表面粗糙,而且多生有绒毛 |
C.能分泌油脂和粘性物质 |
D.叶表面生有大量的气孔 |
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体色,这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 | B.生物依赖环境 |
C.生物影响环境 | D.生物改变环境 |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图 所示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
。
(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 相适应。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 。
(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答出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