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二 / 练习检测

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练习卷

2020-03-18    14    1517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

A.地势低平 B.地势坦荡 C.沟谷发育 D.波状起伏

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的多种方式中,最为严重的是(   )

A.樵采 B.营造宫殿 C.过渡放牧 D.毁林开荒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   )

A.植被的破坏 B.不合理的耕作 C.开矿 D.土质、降水、地质灾害等

露天采矿或其他工程建设的主要危害是(   )

A.浪费资源 B.增加开采难度
C.污染环境 D.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的沉积 B.流水的侵蚀 C.断裂作用 D.内力作用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加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黄土高原不合理的耕作习惯是(   )

A.轮荒耕作 B.轮耕轮休 C.轮牧轮休 D.原始农业

下列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   )

A.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B.造成耕地的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
C.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D.黄土土质疏松,孔隙很多,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下列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要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植树种草
B.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C.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水土流失会逐渐减轻
D.大力加强煤炭开发地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下列属于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的是(   )

A.打坝建库,平整土地 B.轮作套种
C.退耕还林还草 D.深耕改土

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无关的是(   )

A.季风气候 B.过渡型地理位置 C.植树种草 D.人口增长

下列土地利用措施不利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是(   )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C.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D.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黄土高原以丰富的能源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尖锐的人地矛盾著称于全国,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有                 
对黄土高原地区及其下游产生的严重危害有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落后的耕作制度是        ,使原有的林草植被破坏殆尽。形成新的水土流失物源和触发机制是                         。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                             

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的范围是:东起b                  山脉,西到a             山,北到d      南到c            。
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黄土高原的成因是            ,其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的成因是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