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群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
A.出生率和死亡率 | B.种群密度 | C.年龄组成 | D.性别比例 |
某一种群现阶段年轻个体较多,而年老的个体很少,此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 )
A.稳定型 | B.衰退型 | C.混合型 | D.增长型 |
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是通过直接调节下列哪一项,以达到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 ( )
A.性别比例 | B.年龄组成 | C.种群密度 | D.出生率 |
有关样方选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乔木的调查取样与双子叶的调查取样完全相同 |
B.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的大小不一定为1 m2 |
C.取样的关键是在同一样方内随机取样 |
D.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数目是固定的 |
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在对某个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该种群数量用N表示 | B.该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 |
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 | D.N=39×34÷15 |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 )
A.明显增加 | B.明显减少 |
C.先减后增 | D.相对稳定 |
假如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很大,那么,这一种群最可能( )
A.属于增长型 | B.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
C.刚迁入到新环境,天敌少 | D.不足以作出判断 |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
B.种群是许多同种个体的代数和 |
C.种群具有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 |
D.种群是一个有机单元,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
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 |
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种群处于衰退期 | B.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 |
C.种群死亡率超过10% | D.群落结构太复杂 |
如右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图表示________型的种群。
(2)此种群中,________个体少,________个体多。
(3)据统计,这与我国某阶段的年龄组成大体相似,预测
在稍后的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为此,________仍应该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
(2)右图是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苦荬菜调查时确定的小样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各调查小组对苦荬菜调查的结构统计
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株数 |
0 |
2 |
3 |
3 |
4 |
6 |
4 |
2 |
3 |
3 |
(3)上表示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
下列哪些情况不会导致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 ( )
A.种群处于稳定期 | 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 |
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 | D.种群迁出率超过迁入率 |
下图能反映三个种群的密度变化趋势的是( )
A.甲>乙>丙 | B.乙>甲>丙 |
C.丙<乙>甲 | D.甲>乙<丙 |
影响蝗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不包括( )
A.季节的变化 | B.土壤中的含水量 |
C.食虫鸟的数量 | D.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
下图是依据我国3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下面是对下述三图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图(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
B.图(1)、图(2)、图(3)都是衰退型 |
C.图(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
D.图(1)、图(2)、图(3)都是稳定型 |
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
A.种群处于衰退期 | B.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 |
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 | D.群落结构太复杂 |
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种群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 |
B.人口出生率是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量 |
C.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 |
D.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的区别 |
在对某农田中的田鼠的种群密度调查时,第一次捕获并作标记20只,一个月后捕获田鼠20只,其中有标记的田鼠8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数量约为( )
A.50只 | B.400只 | C.160只 | D.28只 |
在一个气候和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一般来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种群是( )
A.个体最大的 | B.个体最小的 |
C.个体差异最少的 | D.个体差异最多的 |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年龄构成,据图回答:
(1)甲国人口年龄组成属于( )
A.增长型 B.衰退型 C.稳定型 D.都不是
(2)甲国因人口问题会造成( )
A.就业困难、生活贫困 B.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加
C.经济负担加重,劳动力不足 D.医疗水平降低,住房紧张
(3)乙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最主要的是( )
A.控制人口增加 B.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多生育 D.延长教育年限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只。(计算公式:N∶[a]=[b]∶[c])
A.30 B.32 C.64 D.96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构成如图。据图分析,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某种群有成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的子代数为 只。
A.a×8n-1 B.a×8n+1 C.a×8n D.a×8n-2
回答下列小题。
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①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
据图回答:
在温度偏离最适温度或湿度偏离最适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会 。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影响 的作用。昆虫种群数量变化是温度和湿度 的结果。
②昆虫种群的大小由种群的 决定。
③经调查,第一年此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入=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