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 / 期中考试

[福建]2012-2013学年福建省邵武市邵中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2020-03-18    26    2037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英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毒枭”。这是因为它在19世纪向东方大量倾销

A.茶叶 B.棉花 C.烟草 D.鸦片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法《天津条约》 D.中日《马关条约》

鸦片战争后,爱国知识分子寻求革新救国的思想涌现。图人物写此书的目的是

A.介绍西方的政治制度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介绍西方教育思想
D.总结甲午战争失败的经验

图是四十八集电视剧《太平天国》的海报。假如你是整个电视剧剧组的导演,下列选项中的几个外场景地中,你不会选择哪个地点

A.广西金田村
B.上海青浦
C.浙江慈溪
D.广州虎门

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A.丁汝昌 B.邓世昌  C.魏源 D.康有为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你知道台湾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吗?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900年,如果你生活在北京城,你能亲眼目睹的侵略者的暴行是

A.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成员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三个条约中都有涉及到的内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19世纪末,他身为状元却弃官从商,选择了创办实业的道路,“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他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张謇 D.孙中山

19世纪90年代,一天津商人有要事告知远在上海的客户,最快捷的方式是

A.驿站六百里加急 B.飞鸽传书 C.亲自到上海 D.电报

课堂上,老师问大家哪一个历史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同学们给出了四种答案,请你帮大家选出正确的一项

A.公车上书 B.光绪帝下诏变法 C.建立兴中会 D.建立同盟会

粗心的王小虎同学将名称一览中的内容忘了填写。请你根据选项中提供的内容,为其作出正确的选择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性质
 
1905年
日本东京
孙中山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如果你要研究新文化运动的有关问题,主要应该参考

A.《申报》 B.《新青年》 C.《天演论》 D.《海国图志》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图便是绍兴鲁迅纪念馆。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为了揭穿几千年来封建统治的真面目而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孔乙己》
B.《故乡》
C.《阿Q正传》
D.《狂人日记》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1898年设立的

A.燕京大学 B.京师同文馆
C.太学 D.京师大学堂

科举制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科举制废除于什么时候

A.1900 B.1904 C.1905 D.1912

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百年前,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A.《马路天使》 B.《渔光曲》 C.《定军山》 D.《十字街头》

图它是一种服装,它融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它因近代一位伟人的创制和提倡而广为流行。它是

A.旗袍 B.西装 C.中山装  D.唐装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政府官员见他时,可能的称呼是

A.大人 B.老爷 C.朕 D.总统

改错题(下列每题两处标有着重号的内容,其中一处是错误的,请指出错误之处并加以订正。每题3分,共15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错误: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
在1909年,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错误: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
1918年,胡适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错误: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
图塑像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他译述了《海国图志》

错误: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
19世纪70年代,《民报》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错误: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

图漫画创作以辛亥革命为背景。对其寓意,小龙认为是清朝统治光芒四射;而小红则认为是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你赞同谁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1800年—1899年)的三次灾难性战争
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
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的侵略者分别是谁?
(3)针对中国19世纪这种“入侵和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近代以来,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抗击。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如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黄继光、邱少云……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并将永远激励后人、启迪后人。
(1)总结历史,完成表格。

人物
主要事迹
共同意义
林则徐

 

左宗棠

邓世昌
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冲向敌舰。

(2)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请综合上述问题,谈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敌入侵的胜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它是由清王朝内部的部分官僚为维护封建统治而掀起的一场自救运动。
材料二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1)材料一中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除李鸿章外,你还能说出哪一位?(4分)
(2)材料二中“都是纸糊的老虎”说明洋务运动最终失败而告终,那它失败的标志是什么?(2分)
(3)你怎样评价洋务运动?(4分)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写道:“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让我们踏着国人的足迹,共探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历程。
【近代化足迹】
(1)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历程中,留下了四个艰难而又清晰的足印,请根据提示写出探索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国人的探索】
(2)国人的探索艰难而曲折,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内容。
【历史的回音】
(3)历史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是“察古知今、鉴往开来”的学问,从这些探索中我们可以感悟到许多道理,请你写出一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