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物理 / 高一 / 期末考试

[湖南]2012-2013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2020-03-18    22    489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   

A.N、m、s B.kg、m、s C.N、kg、s D.N、kg、m

有关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很小的物体一定能够被看作质点
B.微观粒子一定能够被看作质点
C.在某些情况下地球可能被看作质点
D.体积大的物体肯定不能看作质点

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a位移  b路程   c瞬时速度   d时间    e速率   f加速度 
A. 只有acef          B. 只有aef             C. 只有af                 D. 只有acf

一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5m,3m B.4m,1m C.4m,3m D.5m,5m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发生力的作用必须相互接触
B.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物体只在重心处受到重力作用
C.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力的作用
D.静摩擦力是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运动的物体受到的

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要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即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消
C.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与石头对鸡蛋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已知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其合力大小为6N。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那么当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90°时,其合力大小应为

A.N B.N
C.6N D.3N

某质点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B.第2s末质点运动方向改变
C.第3s内和第4s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前3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8m

重为1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今用8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则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

A.2N向下 B.2N向上 C.18N向上 D.0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重为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的作用,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A. B.
C. D.

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作用后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大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拉力F1增大,压力F2减小
B.拉力F1减小,压力F2增大
C.拉力F1和压力F2都减小
D.拉力F1和压力F2都增大

一物体质量为,放在斜面上静止,受一沿斜面向上的力作用,产生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若将此沿斜面上的力的F的大小变为,其他条件不变,则物体加速度将

A.大于 B.在之间 C.等于 D.等于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      电源的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V,其中        计时器实验误差较小。当电源频率是50 Hz时,它们每隔    s打一次点。

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及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在实验中细绳对小车拉力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可用纸带上的点求得。

(1)为了研究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应该采用的研究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假设法
C.理想实验法         D.图象法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砝码和小桶的总质量要远大于小车的质量
B.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D的左端适当垫高
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
D.木板D的左端被垫高后,图中细线应保持与木板平行
(3)图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可得出表格1中空白处的数据应是         

表格1

计数点
1
2
3
4
5
6
瞬时速度/( m·s-1)
0.165
0.215
 
0.314
0.364
0.413

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m/s (加速度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分别测得小车的加速度与对应的质量数据如表格2。
表格2

次数
1
2
3
4
5
小车的加速度a/( m·s-2)
1.25
1.00
0.80
0.50
0.40
小车的质量m/kg
0.400
0.500
0.625
1.000
1.250
小车质量的倒数m-1/kg-1
2.50
2.00
1.60
1.00
0.80

利用表格2中的数据,在图所示的坐标纸中作出关系的图像。

(5)上题中该小车受到的拉力       N。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A点,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至某一确定的O点,如图所示。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弹簧秤的拉力必须等大
B.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不允许变动
C.为了减小误差,两弹簧秤的读数必须接近量程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2)上述实验中所说的合力与两个分力具有相同的效果,是指下列说法中的________。
A.弹簧秤的弹簧被拉长    
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C.细线套受拉力产生形变    
D.使橡皮条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同一长度

一个小球从距离地面20m的高空自由下落,g取10m/s2,求:
(1)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从开始运动到落地的总时间。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先以=0.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0s末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匀速运动持续10s后,因遇到障碍汽车便紧急刹车,已知刹车的加速度为=-2m/s2,求:

(1)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汽车刹车后的6s时间内所通过的位移;
(3)在坐标图上画出该汽车运动全过程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G=10N,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45°, 绳水平,则绳所受的拉力是多少?绳所受的拉力是多少?

一质量为8kg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用一水平力N拉物体由点开始运动,经过8s后撤去拉力,再经过一段时间物体到达点停止。(m/s2)求:
(1)在拉力作用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撤去拉力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3)撤去后物体运动的距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