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 / 中考模拟

2010年北京房山区初三一模物理试卷

2020-03-18    40    1386   

下列所给的四个物理单位中,电压的单位是

A.V(伏特) B.J(焦耳)  C.W(瓦特) D.C(库仑)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使用如图所示的工具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容易导电的是

A.玻璃棒 B.铜丝 C.空气 D.汽油

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则露珠的形成和消失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

下列过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
B.锯木头时,锯片发热
C.卫星进入大气层时外壳发热
D.热水中放入冰块,水温下降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下列家用电器中,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

A.电视机 B.电风扇 C.电饭锅 D.电熨斗

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9kg
B.乒乓球的直径约为1dm
C.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学校国旗杆的高度约为80m

以下事例中,重力做功的是

A.跳水运动员由跳台向水面下落
B.冰球在水平冰面上滚动
C.皮划艇在平静水面快速滑行
D.举重运动员把杠铃高举在空中静止不动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亮度增加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
D.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

如图所示,滑轮组下端用细线吊着边长为0.2m的正方体物块,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若用F1=120N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的自由端时,物块对地面的压强为6500Pa;若用力F2竖直向下拉绳子的自由端时,物块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轮与轴的摩擦,取g=10N/kg。则

A.动滑轮重150N
B.物块的质量为40kg
C.若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物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于80%
D.若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物块,竖直向下的拉力大于F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有磁场
B.使用电动机的目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使用发电机的目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只要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出去的铅球落地前,只受重力和推力的作用
B.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
C.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D.汽车关闭发动机后速度逐渐减小,是因为汽车不受力的作用

某同学阅读了下面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并依据自己对比热容知识的理解,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 [J/(㎏·℃)]

4.2×103
干泥土
0.84×103

2.1×103

0.39×103
煤油
2.1×103

0.13×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同
B.任何物质的比热容与其质量无关
C.30°C与90°C的水比热容是相同的
D.相同质量水和冰下降相同的温度可放出相同的热量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滑动时,四个电表的示数都发生了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ΔU1、ΔU2和ΔU3表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U1/I不变,ΔU1/ΔI不变
B.U2/I变大,ΔU2/ΔI变大
C.U3/I变大,ΔU3/ΔI不变
D.三个电阻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小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使用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小汽车紧急刹车时,驾驶员因       会继续向前运动,碰撞车身而发生事故。

近视眼要佩戴用     透镜制成的眼镜来校正视力。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的过程中,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    能。

额定功率为1000W的电动机正常工作2h,所消耗的电能为     kW·h。

如图所示,V1和V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压表,都有3V和15V两个量程,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压表偏转的角度相同,则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电阻R1和R2产生的热量Q1∶Q2=     

如图所示,柱形容器中装有密度为ρ1=1.2g/cm3的某种液体,将一金属块放入底面积为S=100cm2的长方体塑料盒中,塑料盒竖直漂浮在液面上,且液体不会溢出容器,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1=20cm。若把金属块从塑料盒中取出,用细线系在塑料盒的下方,放入该液体中,塑料盒竖直漂浮在液面上,且金属块不接触容器底,塑料盒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2=15cm。剪断细线,金属块沉到容器底部,塑料盒仍竖直漂浮在液面上,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3=10cm。则金属块的密度ρ2=       g/cm3

如图所示,重G=15N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在图中画出物体受重力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如图所示,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

如图所示,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L。

如图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

物理课外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小石块的密度,如图所示。先用天平称出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       g;再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其体积为      cm3。由此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如图所示,是某种晶体的熔化曲线,其中BC部分表示晶体的      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晶体的熔点是     °C,在第10min时该晶体处于      态。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蜡烛已被点燃。透镜放在50cm刻线处,蜡烛放在20cm刻线处,光屏放在80cm刻线处,光屏上可接收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这个透镜的焦距为    cm。如果将蜡烛移动到30cm刻线处,光屏上仍可接收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到适当的位置。

如图所示,小王同学自制了一只密度计,该同学将密度计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出现的状态如图甲所示,若将密度计放在盛有酒精的容器中,已知酒精的密度为ρ=0.8×103kg/m3,则密度计浸入酒精中的长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两端的电压跟通过电阻的电流关系时,分别用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做实验,他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图象将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分成了甲、乙、丙三个区域。如果把两个电阻并联起来做同样的实验,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一定在      区域内。

在一次实验中,需要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甲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同组的乙同学发现有错,主张拆了以后重新连接,可时间来不及了。甲同学稍加思考,在图示电路中只增加了一根导线,电路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甲同学连接的那条导线。
(2)在增加那根导线之前,若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约为       V,电流表示数约为      A

下表是某同学研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为:       

R/Ω
2
4
8
10
20
40
U/V
4
4
4
4
4
4
I/A
2
1
0.5
0.4
0.2
0.1
P/W
8
4
2
1.6
0.8
0.4

 

现有已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细线、装有足量水的烧杯。小明同学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是否有关。
实验步骤:
(1)用细线系好橡皮泥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静止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1
(2)实验分析及结论:。

请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质量为10kg的水,温度从25℃升高到45℃,需要吸收多少焦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某校物理小组在课外活动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闭合后,S2由接a端转接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4V,通过电阻R0的电流之比为5:1,经过测量发现电阻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5:2。

求:(1)开关S由接a端转接b端时,定值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2)R0与R1的电阻之比;
(3)电源电压。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底面积为100cm2的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某种液体,滑轮组左端挂一重物,并浸没在液体中,当用滑轮组提升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时,竖直向下拉动滑轮的力为11.8N,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000Pa;当将物体上提到1/2体积露出液面时,竖直向下拉动滑轮的力为13.4N;已知物体的密度为5.0×103kg/m3,每个滑轮的重力为1N,忽略绳重、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取g=10N/kg,求:

(1)物体的重力;
(2)液体的密度;
(3)当物体上提到1/2体积露出液面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