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政治 / 高二 / 期中考试

[江苏]2012-2013学年江苏连云港灌南高中高二上期中考试政治(必修)试卷

2020-03-18    34    743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A.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D.哲学很神秘且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说明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C.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推动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斗争性的问题

右图漫画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存在决定思维 B.思维决定存在
C.物质依赖于意识 D.意识是本原的

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B.“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C.“心外无物”、“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D.“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这里的“物质”是指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

A.运动离不开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012年10月29日超级风暴“桑迪”在美国东部登陆,导致美国72人死亡,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这说明

A.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
C.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D.自然界运动无规律可循

近年来,世界各国加大投入,科学家们加强对地震、飓风等特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的研究。这表明

A.人可以超越规律
B.科学技术发展是战胜自然灾害的唯一因素
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据此回答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对人们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作用意识
D.意识对认识客观世界具有能动作用

右侧漫画《生搬硬套》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从实际出发
C.发挥主观能动性 D.树立创新意识

“脑子决定步子”、“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一切”是许多成功者的经验之谈。合理之处是主要强调了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D.意识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实践是人们改造     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A.自然界 B.人类社会 C.思维 D.客观世界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很多内容来源于对家乡高密的所见所闻。这体现了实践是

A.认识的来源 B.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检验真理的标准 D.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认识到只有走基层、接“地气”,才能在新闻报道中有底气、长灵气,把最鲜活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气象充分展示出来。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真理都是客观的 C.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无条件性 B.客观性 C.具体性 D.主观性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人的认识是

A.圆圈式的运动 B.螺旋式上升的 C.周而复始的重复运动 D.直线上升的运动

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这表明

A.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必然联系
C.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D.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

“如果你把一个坏苹果留在一桶好苹果里,结果你将得到一桶烂苹果。”这就是坏苹果法则。“坏苹果法则”体现的哲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B.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
C.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
D.人们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在深山能很好生长的大树因为不能适应城市的生存环境而死亡,说明

A.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死亡的过程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认识和改变
D.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

下列违背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是

A.牵一发而动全身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D.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下列一组漫画表明了

A.整体的功能一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影响到部分
C.部分统率整体,整体服从和服务于部分
D.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

从摇把电话、拨盘电话到数字键盘电话,从功能单一的“大哥大”到可以视频通话的3G手机。通讯工具的进步说明

A.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C.事物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指

A.运动与静止 B.物质与意识 C.量变与质变 D.整体与部分

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用“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来表达我们的信心。与该诗句体现相同哲理的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腿也无法到达。”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上升的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C.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阳光总在风雨后”、“好事多磨”体现了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①联系的观点     ②矛盾的观点 ③发展的观点     ④实践的观点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本部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小题1分,共10分)。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实践出真知,所以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知识。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告诉我们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诗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人。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中国漫画的发展历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了新的漫画事业。60年代后期,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不少漫画作者遭受了迫害和批判,漫画创作无法开展。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三届三中全会,文艺终有广阔发展的空间,中国漫画又进入了繁荣兴盛的另一时期。 21世纪的中国漫画主要流传于网络,当今中国漫画正经历人才空白期,总有一天,中国漫画会复兴。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哪些观点?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将在北京举行。党的十七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以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国家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幸福。
(1)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十七大以来取得成绩的原因。
(2)高三某班为庆祝十八大召开,出一期以十七大以来某一方面成就为主题的板报,请为板报设计两个标题,并从辩证法角度加以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