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化学 / 九年级 / 期末考试

[北京]2013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20-03-18    35    2138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铜丝折弯 C.瓷碗破碎 D.纸张燃烧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镁      B.铜 C.锌 D.铝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硅 B.氧 C.铝 D.铁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O2 B.N2 C.CO     D.CO2

“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因为

A.分子质量很小 B.分子体积变小
C.分子在不停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 B.2H+ C.H2 D.2H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大理石 B.蒸馏水 C.空气 D.合金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HCl C.MgO D.H2SO4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O2 B.MnO2 C.CO2 D.H2O2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 C.碳酸易分解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下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

A                  B                C                D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 O2CO2 B.CO+ O2 点燃 CO2
C.Zn+2HClZnCl2+H2 D.CO2+H2O H2CO3

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一种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
关于C4H5O5Na说法正确的是

A.由CH、O、N四种原子构成 B.是一种化合物
C.相对分子质量为156 g D.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滴加适量稀盐酸
C
鉴别纯水和矿泉水
滴加适量肥皂水
D
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滴加稀盐酸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D.实验时,取用极少量红磷,既减少污染又不影响实验结果

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③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④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⑤上述循环体系中包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电解水
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取同温同压下相同体
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的气体为纯净物
B.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2:1
C.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D.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2:3

生产生活中,钙元素的存在非常广泛。

(1)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钙元素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即热型快餐的外包装层里有两包物质,分别是生石灰和水,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
拉线,使这两种物质反应,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制取HClO反应为:Ca(ClO)2+ CO2+H2O  X
+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4)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 清洁大理石地面,不能用“洁厕灵”(其有效成分为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燃料及其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1)天然气、         和煤被称为“化石燃料”。
(2)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人类迫切要求开发和利用氢能、______、_____
等新能源。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将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自来水净水器中滤芯的主要成分为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2)鱼能在水中生存,原因是水中溶有____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3)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4)不宜在铁制容器内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含有硫酸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用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性。
(2)人们常用“铜墙铁壁”来形容物体的坚固。但铁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各种反应,
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了化学反应。防止铁制栏杆锈
蚀的一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图所示回答: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 ____  ,滤渣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铁两种金
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是铁,乙是锌
B.铁消耗硫酸的质量比锌大
C.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小于铁的质量
D.充分反应后,稀硫酸一定都有剩余

元素组成物质。根据给定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下列物质由氢、碳、氧、磷、钙、钠、铁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1)若某固体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分别生成甲、乙不同的气体。则该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为鉴别甲乙气体,下述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别用燃着木条检验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分别通入水中
d.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

(2)若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若A、B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A→B→C,则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某物质与盐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物质中一定含____元素。
(5)若某元素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化合物A,又知B与A组成元素相同。工业上用B
和H2在300-350℃时反应可制得A和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回答对应的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a中的气体,观察到木条复燃,该气体是            
(2)将白色纸花用紫色石蕊试液喷湿,放入装置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用丙装置探究燃烧条件。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由此实验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

(4)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H2、CO、和CH4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____________
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上述3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小资料:浓硫酸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①同学们设计了气体燃烧装置,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
②装置A、B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    (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硫酸 
③若取一定量气体X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装置A增重1.8 g,装置
B增重2.2 g。则气体X的组成是     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

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 mL 5%(溶液浓度) H2O2溶液,各滴入2 滴相同浓度的CuSO4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浸泡;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浸泡。
 
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
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 5%H2O2溶液和5 mL 10%H2O2溶液
试管A、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①的目的是                                           
实验中滴加CuSO4溶液的目的是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4)对于H2O2分解反应,Fe2(SO4)3溶液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2(SO4)3和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如图所示,同学们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行了比较。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试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5)通过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在实验设计时,要考虑_________方法的应用。

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某校课外小组同学用含有泥沙和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向一只60 g的烧杯中加入35 g样品,然后分5次加入盐酸,每次加入盐酸40 g(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每次反应完全后,称量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次数
1
2
3
4
    5
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g
132.8
170.6
208.4
246.2
286.2

已知:(1)第5次加酸后,烧杯底部剩余不溶固体2.1g。泥沙成分为SiO2,它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2)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2)反应结束时得到氯化钠的质量。
(3)碳酸钠样品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