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 / 期末考试

[北京]2012-201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2020-03-18    38    1354   

在国际单位中,密度的单位是

A.摄氏度(℃) B.千克(kg) C.米/秒(m/s) D.千克/米3(kg/m3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黑板 B.书包 C.太阳 D.投影屏幕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小明说: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在高空中是静止不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太阳 B.月亮 C.火星 D.地球

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振幅 D.音色

小丽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当她靠近平面镜时,则镜中她的像的大小会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A.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B.阻断噪声传播
C.防止声源产生噪声 D.以上方式都有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B.给墨水瓶加盖
C.把新鲜的草莓放入冰箱 D.把苹果装入塑料袋

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0dm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0mm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一瓶1.25升的可口可乐质量约为50g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三种燃料的密度见下表。三辆完全相同的油罐车分别装满这三种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柴油
煤油
汽油
密度



油罐车编号



A. 甲车质量最大
B. 乙车质量最大
C. 丙车质量最大
D. 三车质量相同

分别用铝和铜各制成一个实心球,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则下列判断不可能的是

A.铝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铜球小
B.铝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铜球大
C.铝球质量大于铜球质量,但铝球体积小于铜球体积
D.铝球质量小于铜球质量,但铝球体积大于铜球体积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B.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大
C.速度越大的物体,一定跑得越快 D.跑的路程越长的物体,用的时间一定越多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B.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不改变
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D.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体积是1m3的铜其质量为8.9×103kg

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实像一定是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C.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
D.实像与物体分居在透镜的两侧,虚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侧

一只空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是40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g。已知酒精的密度为水密度的0.8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瓶的质量为150g B.瓶子的容积为300cm3
C.空瓶的质量为100g D.瓶子的容积为250cm3

请你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0mm=___________m        (2)50m/s=_________km/h
(3)720min=__________h       (4)900kg=_________mg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传播。光在__________中传播的最快。

如图所示,在草叶上的“露珠”,属于________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_______热。

夏天的夜晚,小明听到某种昆虫的叫声。昆虫是靠翅的___________发声的。小明的爸爸说:“这是蟋蟀在叫。”爸爸是以声音的___________分辨是哪种昆虫的。

物体所含_________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位置、状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如图所示,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它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_作用。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__cm。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它在前2s的平均速度是6m/s,后4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该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小丽从自由市场购买了一箱牛奶,她想知道在牛奶中是否掺了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丽取5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51.2g,则这种牛奶掺水含量为______________。

牛奶中掺水含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牛奶密度(g/cm3
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1.012
1.009
1.006
1.003
1.000

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小刚想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比较它们焦距的大小,实验时三个凸透镜和蜡烛火焰的距离都相等,蜡烛通过三个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记录如下表,则____________透镜的焦距最大,______________透镜的焦距最小。

像的性质

倒立
缩小
实像

倒立
放大
实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已知冰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为9:10。则质量为54g的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减少了___________m3

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若甲物质的质量为88g,则相同体积的乙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所示,OB是平面镜上的一条反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
  
(2)请根据图中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符号。

(1)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得斜面长0.9m,用来计时的秒表每格表示5s。小车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秒表指针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则:小车从斜面顶端到达底端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__s,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cm/s。

小亮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天平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__________向_________端移动。
(2)小亮将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_________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将杯中盐水____________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内,这时出现了如图丙所示的情况,小亮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天平横梁再次__________,读出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如图丁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在研究声音是否能够在水中传播的实验中,小林将一个正在发声的物体A放入水槽的水中,如图所示,物体A下沉到容器底部,这时小林能够听到物体A发出的声音。于是他得到结论:水能够传声。同学小丽认为通过小林的实验不能得到上述结论。请你根据观察与分析,指出小林的实验中关键问题是:____________;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

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水的温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99
99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_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属于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该实验通常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这样较方便确定____________,也方便比较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大小。
(2)该实验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观察蜡烛B是否与蜡烛A_____。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华同学通过学习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_____________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__________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固定凸透镜在50cm处,逐渐改变蜡烛到透镜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_____。

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
的距离/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3.00
光屏上没有像
5.00
光屏上没有像
12.00
60.00
放大
20.00
20.00
等大
25.00
16.67
缩小
30.00
15.00
缩小

(3)小华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__________(选填“增长”、“缩短”或“不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

利用一支温度计、一个小烧杯、一瓶酒精,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72km/h。求:(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

将一个容器内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8g,再往此容器内装入20g沙石后总质量为90g。求:
(1)加入容器内的沙石的体积;(2)沙石的密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