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化学 / 九年级 / 期末考试

[山东]2013届山东省东明县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20-03-18    16    67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用石墨制铅笔芯
C.用焦炭冶炼金属 D.用活性炭吸附气味和色素

一种新型的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燃料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D.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点火检查泄漏处

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 D.置换反应

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图示中,对环境有污染的发电方式是 
      

A.太阳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潮汐发电

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与CO2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C.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CO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

工业上常用乙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金属。若用R表示乙炔,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则乙炔的化学式是

A.C2H4 B.C2H2 C.CH3COOH D.C2H6

对于反应M+2N==3P,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M、N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一定等于P的相对分子质量
B.生成物P有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M、N中若有一种物质为氧化物,则P一定也是氧化物
D.反应前M、N的质量之和一定不小于反应生成的P的质量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镁条中滴加稀盐酸后,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壁发热
B.高温加热氧化铜与木炭的混合粉,红色粉末变黑,同时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
C.铜片可以在黄铜片表面刻画出清晰的划痕
D.铝丝插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最终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能只含有甲烷 B.可能只含有氢气
C.可能只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D.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燃料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1)天然气、           和煤被称为“化石燃料”。煤燃烧时产生的溶于水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填序号)。

A.SO2 B. CO C. CO2 D. NO2

(2)在农村利用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产生的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因此液化石油气属于           (“纯净物”或“混合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方便。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                
(2)汽车表面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             
(3)与传统汽车相比,太阳能汽车低碳环保,真正实现了零排放。制造太阳能汽车所用的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单质硅。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用合金制作的是(填字母)           
a.钢铁外壳       b.玻璃车窗      c.橡胶轮胎        d.真皮座椅

已知A为黑色粉末,B为单质,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2)写一种由B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名称: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为                                   
反应②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I、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产生的物质是碳酸,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几滴                    

在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内容】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现象】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
【实验结论】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实验思考】
(1)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      
(2)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                        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3)铝比铁活泼,但铝难腐蚀,原因是                                
(4)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为了保护金属资源,除防止金属的腐蚀外,你还有什么合理的建议                            。(答一点即可)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测定一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同学们称取了5.7g钢样品,投入装有10.0g稀盐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也为10.0g)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
 
(1)反应中产生氢气________ _____克。
(2)这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是多少?(精确到0.1%)
(3)钢的类型分为:含碳质量(C%)0.03%~0.3%为低碳钢;0.3%~0.6%为中碳钢;0.6%~2%为高碳钢。假设残留在烧杯中的黑色固体全部是炭,则这种钢属于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