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化学 / 九年级 / 期末考试

[湖北]2013届湖北省宜昌市(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卷

2020-03-18    30    186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稀有气体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熔化 B.酒精燃烧 C.干冰升华 D.玻璃破碎

实验室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烧杯 B.试管 C.集气瓶 D.量筒

下列关于物质的类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酸钠是氧化物 B.干冰是混合物
C.大理石是化合物 D.铁是单质

下列物质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酒精 B.石油 C.煤 D.天然气

下列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称量固体 C.过滤 D.滴加液体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二甲醚(C2H6O)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属于化合物

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3 C.+5 D.+7

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使用塑料袋   B.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

右图表示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将气体点燃
B.铜(氧化铜)——在空气中加热
C.水(泥沙)——过滤
D.二氧化碳(氧气)——通过足量的石灰水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故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同种元素的核电荷数相同,故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故所有原子都由这三种粒子构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故分子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表。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3
5
20
7
反应后的质量/g
10
5
8
待测

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 g
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是3:20

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能源问题
B.认识粒子
①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
②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
③天然气清洁环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①原子比分子小
②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
③分子由原子构成
C.环境问题
D.燃烧条件
①空气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有害气体
②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
③二氧化碳无毒,对环境不会有影响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现有下列物质:①生石灰 ②工业酒精 ③石墨 ④白醋。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每空只填一种)。
⑴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          ;    ⑵ 可用作燃料的是          
⑶ 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  ⑷ 遇水放热的是         

填写化学符号:
⑴ 2个氯原子         ;                ⑵ 3个二氧化硫分子          
⑶ 标出氧化铁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⑴ C60充分燃烧          ;         ⑵ 甲烷燃烧          
⑶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⑴ 自然界的水,包括我们日常用到的自来水都有一定的硬度。使用硬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⑵ 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右图)。打孔的目的是            。发煤炉时常用扇子往进风口扇风的目的是           

在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图是化学兴趣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构建的已学习过的两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根据此图我能回答下列问题:

⑴ ②代表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⑵ 写出一个属于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下表回答问题:



K

 

⑴ 表中14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元素相似,即在常温下具有          性。

⑵ 通过上表的分析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元素所在的族数=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⑶ 根据上表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序数为19的钾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钾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离子,该离子符号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根据以下实验解答下列问题:
⑴ 右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能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⑵ 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去掉烧杯,点燃红磷,在装置完全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装置的总质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⑴ 仪器a的名称是          
⑵ 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下同)。
⑶ 用A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          (填“长”或“短”)导管导入。
⑷ 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其实验室制取原理是FeS(固)+H2SO4(液)=FeSO4+H2S↑。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采用          装置组合。

A、B、C、D、E、F是初中化学上册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箭头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C和F能反应。其中A、B、C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E、F含有另一种相同的元素。

⑴ 我能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F          
⑵ 写出D转化成E的化学方程式。D→E:                 

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化学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活动与探究一】探究水的组成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得出该结论的理论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与探究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小帅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直接通入装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             现象,小帅得出“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美同学认真思考后认为:小帅的实验不完善,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确实发生了反应。为完善小帅的实验方案,我补充的实验是                          ,现象是                    
【活动与探究三】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组成
已知草酸(C2H2O4)在受热和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小军、小梅、小明和小虎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实验对分解的产物展开了探究。
⑴ 小军首先根据题给信息,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这一观点得到了组内其他同学的认同。
⑵ 合作学习小组对分解生成的其它产物进一步进行猜测和验证:
【假设1】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小梅设计实验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         ,小梅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2】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小明设计实验2:小明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根据小明的实验,请回答: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 讨论交流:小虎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2”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虎的观点?      (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                       。该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2”装置还有一个缺陷。该缺陷是:            
⑷ 写出草酸在受热和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
⑴ 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⑵ 228g 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g。

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取它们的混合物14.25 g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45 g。试计算:
⑴ 生成氧气的质量。          ⑵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