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化学 / 九年级 / 期末考试

[江苏]2013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

2020-03-18    19    1114   

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熔化 B.钢铁生锈 C.汽油挥发 D.石墨导电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铜放入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C.点燃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重新燃烧

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图示中,对环境有污染的发电方式是 
                 

A.太阳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潮汐发电

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已经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风吹日晒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B.风吹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C.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D.风吹日晒使水分蒸发从而使氯化钠结晶析出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读取体积 D.闻气体气味

关于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金属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家用的锅、铲等一般是由铁的合金制成的
B.建筑上用的门窗,一般是由铝合金制成的
C.常见的导线,一般是由铜或铝制成的
D.量体温的温度计中的金属,一般用的是银

实验时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
C.清除可燃物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下列变化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分的蒸发 B.燃料的燃烧
C.动植物的呼吸 D.植物的光合作用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A.该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B.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6 D.该原子核外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放有一包固体物质和一袋水,饮用前撕开包装袋,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明显降低,你认为这包固体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食盐 D.蔗糖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A.体积增大 B.质量增大 C.间隔增大 D.个数增多

要除去河水中的泥沙,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方法是

A.洗涤 B.过滤 C.蒸馏 D.蒸发

能用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A.通入稀盐酸中 B.通入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 D.观察颜色

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C2H6O),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每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

化学实验中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 2”的事实是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C.在常温下,1g锌与1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氢气的质量为2g
D.在点燃条件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15分)请根据要求填空:
(1)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①2个氢原子    ;②3个氧分子     ;③氯离子    
④水    ;⑤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                                       
②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三氧化二铁                   
(3)我们学习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现有下列物质:

A.乙醇 B.活性炭 C.稀有气体 D.镁 E、二氧化碳 F、氧气。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

    可供给呼吸,急救病人; ②    可用于制干冰、温室气体肥料;
    可用高梁、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而制得,该物质可做酒精灯燃料;
    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⑤    可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可用于制作造明弹,它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备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仪器a的名称是     ;仪器b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实验室收集氧气可以选用的装置有                   
(4)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C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为P。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t1℃时,        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②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关系是    
③t2℃时,将A、B、C三种物质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研究其性质十分必要。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人们对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主要与      (填序号)有关。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导热性
(3)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对金属镁和铁性质的对比研究。
①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右图所示实验。试管内的镁和铁表面均被打磨过,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向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相同质量的稀盐酸。

可观察到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多的是    (填“镁”或“铁”),可得出的结论是:金属活动性     >      (填元素符号)。
②已知化学反应一般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还可以观察到反应在相同时间内,两支长颈漏斗内的液面高度不同,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高的是     (填“镁”或“铁”,下同),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单位时间内,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等质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多的是     

(4分)将24g由木炭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其中木炭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剩余物冷却,称得固体质量为19.6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2)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