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历史 / 高二 / 练习检测

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6.18罗斯福新政练习卷

2020-03-18    15    599   

罗斯福新政的各项措施能得到公众支持的原因有(  )
①“炉边谈话”深得同情和理解
②整顿金融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
③工人的利益没有任何保障和维护
④“以工代赈”的创举性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罗斯福和胡佛的政策相比,共同的出发点在于(  )

A.维护政府形象 B.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C.维护政府行政权力 D.维护资本主义国家以往的政策

罗斯福曾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B.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
D.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20世纪初,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发生了新的变化。英国“福利国家”设计师贝弗里奇认为:“失业基本上是一种工业和国家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品行……的问题。”这种思想属于(  )

A.重商主义思想 B.自由放任主义
C.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 D.重农主义思想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是(  )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主义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A.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B.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政策性调整
C.政治上民主,经济上专制
D.既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又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
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从胡佛的自由放任变为罗斯福的国家干预。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

A.资产阶级内部严重分化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相互渗透
C.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扩大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趋向缓和

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话集中体现了(  )
①罗斯福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
②新政是在维护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的改革
③新政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④新政的出发点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

请回答:
(1)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社会制度”的命运?
(2)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3)这一本质特征对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
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现大规模的赤字开支。
材料2:(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材料3:(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探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将你知道的新政措施,按三方面归类,并说明新政财政赤字庞大的原因。
(2)材料2中的“不应消灭”指什么?“改进和补充”指什么?并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带来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对超过国家规定的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2: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请回答:
(1)依照材料1归纳罗斯福在农业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据材料2,概括罗斯福为了应对大危机对普通家庭实施“救济”,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快速发展时期,贫富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我们应当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来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