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宋朝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你所乘坐的中国商船可以到达( )
①朝鲜、日本
②拉丁美洲
③南海各国
④阿拉伯半岛
⑤非洲东海岸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⑤ | D.②④⑤ |
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可以做到的事情是( )
①在浙江一带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②在山西用煤作燃料烧水做饭
③在淮河流域种植大片棉花
④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列经济现象在两宋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水稻种植中出现了秧马 |
B.在四川经商可以使用纸币 |
C.棉布成为北方普通百姓的衣料 |
D.铁的产量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
宋朝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来自于( )
A.朝鲜 | B.日本 |
C.越南 | D.印度 |
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铸造货币的金属紧缺 | B.商业活动频繁 |
C.江南经济发展 | D.造纸技术成熟 |
宋朝时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 )
①福州 ②广州 ③泉州 ④杭州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我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是在( )
A.魏晋南北朝时期 | B.唐朝前期 |
C.唐朝后期 | D.北宋时期 |
下列有关小王同学对南宋时期泉州(如下图)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今日泉州
A.由于商业繁荣,泉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B.泉州是当时重要的外贸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
C.几艘安装着指南针的海船,满载瓷器和丝织品准备远航 |
D.有很多阿拉伯商人在泉州经商、居住 |
下列城市中,不曾设有市舶司的是( )
A.广州 | B.泉州 |
C.扬州 | D.临安 |
宋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出现了( )
A.秧马 | B.曲辕犁 |
C.铁制农具 | D.三脚耧 |
宋朝的纸币不包括( )
A.交子 | B.五铢钱 | C.会子 | D.关子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完成(1)~(3)题: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
(3)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完成(1)~(2)题:
(1)“市舶”指的是什么?
(2)宋朝管理“市舶”的机构出现在哪些地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书记载,四川有很多人家:“多以种茶为业,有如五谷……采茶货卖,以充衣食。”
材料二:宋朝人的书中记载说:“昔汴都(即东京)数百万家,尽仰(依靠)石炭(古时称煤为石炭),无一家燃薪(柴)者。”
完成(1)~(2)题:
(1)材料一的记载说明了什么?材料二反映了宋代哪一生产部门发达?
(2)从上面的材料反映的情况来看,宋代经济发展有些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