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 / 练习检测

2012年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3.18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练习卷

2020-03-18    18    1524   

朱元璋建立的朝代是(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军机处设立于(  )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中国历史上,对于片言只字捕风捉影,就大搞文字狱。这种现象最早与下列皇帝有关的是(  )

A.秦始皇 B.隋炀帝
C.明太祖 D.康熙帝

清朝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是(  )

A.增设军机处
B.废除丞相
C.大兴文字狱
D.采用三省六部制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的记载可能和哪些史实有关(  )
①胡蓝之狱的株连
②廷杖制度的严酷
③锦衣卫的无孔不入
④文字狱的无中生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下列关于朱元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他是元末红巾军的一位领袖
B.他大杀建国功臣
C.他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D.他于1421年建立明朝

我国古代丞相制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  )

A.相权威胁皇权
B.国家统一的需要
C.经济发展的需要
D.封建统治的需要

下列内容不属明清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下图中所体现的历史信息是(  )

A.明朝皇帝的玉玺
B.书画家的印章
C.明朝特务机构的印章
D.封建时代的调兵令章

李世民和朱元璋相同之处是(  )

A.曾生活在社会下层
B.参加过农民起义
C.是开国君主
D.在位时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明朝皇权空前强化的重要表现是(  )

A.设三司
B.罢宰相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D.设内阁制度

下列措施有利于明太祖君权的加强的有(  )
①废除丞相
②分封藩王
③设锦衣卫
④廷杖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明朝文官服饰上有“飞禽”,武将服饰上有“走兽”,这说明(  )

A.君臣关系变成主仆关系
B.加强思想统治的结果
C.体现君臣平等关系
D.大一统的需要

在科举考试中开始规定八股取士的是(  )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明朝时期科举制与唐朝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  )

A.考试目的 B.考试手段
C.考试内容 D.考试管理

下列文字是一位同学的课堂记录。遗憾的是这位粗心的同学把一些史实之间的关系搞乱了,出现了多处错误。请你在文中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统治。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在中央设立军机处,使君权空前加强。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对百官和百姓进行监视。明太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由宦官统领;明成祖时,又特别设立了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东厂和锦衣卫合称“厂卫”。
(3)清朝雍正时期,为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设立了廷杖制度,使君臣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
(4)为加强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从内容到形式都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迫使许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不敢过问政治,从而摧残人们的聪明才智,禁锢人们的思想,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二:(宋朝)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魏泰:《东轩笔录》
材料三:明代科举考生看榜图,如下图所示。

完成(1)~(3)题:
(1)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何种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依据材料三图描述一下看榜者的神情。这说明了什么?

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家贫弱”的后果。据此完成(1)~(2)题:
(1)这两种看法是否互相矛盾?
(2)请就科举制从隋唐的产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