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 / 中考模拟

[江苏]2013届江苏省大丰市、亭湖区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2020-03-18    27    392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若说“神舟九号”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天宫一号” B.月亮 C.地球 D.太阳

如图所示,小明嗅到瓶中醋的气味.这是因为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小明家的计算机通过光纤与互联网交换信息,光纤

A.利用光传输信息 B.传输信息量很小
C.利用电流传输信息 D.传输信息时损耗大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水对“蛟龙”号

A.上侧外壁没有压强 B.侧面外壁压强保持不变
C.底侧外壁压强逐渐变大 D.底侧外壁压强逐渐变小

如图所示,点光源发出的光经玻璃砖后从O点斜射入空气,OA为出射光线,点光源的位置可能是图中的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下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能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是

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B.改变木块的运动方向
C.使木块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D.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

下列体育比赛的场景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铅球出手后仍向前运动
B.足球撞到门框上被反弹
C.跳高运动员离开地面后仍向上运动
D.运动员百米冲刺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电动自行车两刹车手柄中各有一只开关S1和S2.在行驶中用任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打开,电动机停止工作.以下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渔船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声呐工作时利用

A.电磁波    B.超声波
C.紫外线  D.次声波

为了探究运动与静止的鸡蛋撞击时谁更容易破,小明让鸡蛋分别从斜面上的A、B、C三处由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另一只相同的鸡蛋.实验结果是,第一次两只蛋都破;第二次甲蛋完好乙蛋破;第三次两蛋都不破.接下来的步骤是

A.得出“与鸡蛋动静无关的”结论
B.得出“静止的鸡蛋更易破”的结论
C.在B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
D.分别在A、B、C处释放再重复做几次实验

如图所示,小明将看3D电影的两只镜片P、Q平行放置,把发光的白炽灯放在P的左边,分别在A(PQ之间)、B(Q右侧)两处透过镜片观察白炽灯.旋转P,A处亮度不变,B处亮度变化明显.把白炽灯换成正在工作的液晶显示器,旋转P,A、B两处的亮度均变化明显.下列推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白炽灯发出的光与液晶显示器发出的光性质相同
B.在A、B处观察到白炽灯通过镜片的光的性质相同
C.在B处观察到液晶显示器通过镜片的光,与白炽灯发出的光性质相同
D.在A处观察到白炽灯通过镜片的光,与液晶显示器发出的光性质相同

夏天,冰块周围飘浮着“白气”,“白气”主要是由    (冰块/空气)中    (填物态名称)的“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如图所示,滚摆从一定高度释放后,反复地上升和下降,其每次上升的最大高度都在逐渐减小,最终停止运动.在下降过程中,滚摆的动能逐渐    .滚摆每次上升的最大重力势能逐渐    .从放开滚摆到停止运动过程中,能量    (守恒/不守恒).

2012年,第10号热带风暴“达维”在我市响水登陆,风暴中心经过处不少房屋屋顶被掀翻.屋顶被掀翻是由于风暴中心位置的空气流动速度快,其压强    (大于/等于/小于)屋内空气的压强,使屋顶内外大气压力差    (大于/等于/小于)屋顶的重力.原来静止的屋顶被卷走说明力是改变物体    原因.

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50g、体积为1.6×10-4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是    N,松手后苹果将    (上浮/下沉/悬浮).再次静止时苹果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g取10N/kg.

家庭电路中,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路消耗    的仪表,熔断器是在电路超负荷运行或发生    (短路/断路)故障时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小红家的电能表2月底的示数为,3月底的示数为,则他家3月份消耗的电能
    kW•h.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    较大,这是通过的    方式来改变发动机的内能.内能从高温的发动机转移到低温的水,而不是自发地从低温的水转移到高温发动机,这一现象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1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小明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将玻璃板    立在桌面上,在玻璃板前竖直放置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发现它与“玻璃板中的A”完全重合,这一步操作是用来验证    的猜想.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这一猜想的完整操作是:    

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如图乙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
(3)如图丙所示,标出螺线管的磁极和磁感线A的方向.

如图所示,小明家装修房子时在楼上安装了一个滑轮组,将水泥从地面送上楼.他用270N的力拉动绳子,4s内将一袋50Kg的水泥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

(1)这袋水泥的重力;
(2)水泥袋运动的速度;
(3)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如图所示是小明制作的一只模拟调光灯.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闭合开关,回形针在铅笔芯最右端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6V,流过灯泡的电流为0.1A.向左移动回形针,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铅笔芯的功率是0.15W.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5min铅笔芯消耗的电能;
(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3)回形针在最右端和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小灯泡的功率之比.

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物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偏向右侧,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测量物块的质量时,应将物块放在    盘中.当另一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物块的质量是    g.
(3)用量筒测量物块的体积如乙图所示,则其体积是    cm3
(4)物块的密度是    kg/m3

小明做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在AB间接5电阻,闭合开关,向右移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    (变大/不变/变小),电压表的示数  (变大/不变/变小).满足实验条件时,电流表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
(3)在AB间接10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直到    表的读数是    .记录数据.

在比较相同厚度的海绵和棉花的保温性能的实验中,小明先用海绵包着装有热水的烧瓶,每隔5min测量一次水的温度,用t1表示.25min后,将海绵换成相同厚度的棉花,每隔5min测量一次水的温度,用t2表示,实验记录如下表.用表中数据作出t2t图像如图中图线2所示.
    
(1)图示温度计是10min时t1的值,读数为    ℃.
(2)用海绵包裹时,25min内烧瓶中水的温度下降    ℃,此过程中瓶中水的内能    (减小/不变/增加).
(3)两次测量的25min内,用海绵包裹时水放出的热量    (大于/等于/小于) 用棉花包裹时水放出的热量.
(4)在坐标纸中作出t1t图像.

(5)根据实验能否得出结论?如能,写出结论,如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    (能/不能).结论或理由: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巨磁电阻效应

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
格林贝格尔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的三层复合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三层膜中,只有两侧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中间一层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
R0表示未加磁场时复合膜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复合膜的电阻.实验测得,铁、铬组成复合膜的与磁场强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三条图线中铁膜层的厚度均是3nm,图线1、图线2和图线3中铬膜层的厚度分别是1.8 nm、1.2 nm和0.9 nm.
1994年IBM公司利用“巨磁电阻效应”,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用于家用计算机的硬盘中.这种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压的变化来读取信息.

(1)以下三层复合膜可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    
A.铁/钴/铁   B.钴/铜/钴   C.金/铝/金  D.铜/铁/铜
(2)图乙中所加磁场强度逐渐增强时,图线3对应复合膜的阻值的变化情况是    
(3)“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磁信息转化为    信息.该转化过程    (是/不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4)图乙中当磁场强度是20单位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线1的阻值最大              B.图线3的阻值最大
C.图线1的阻值变化最显著        D.图线3的阻值变化最显著
(5)图丙中“A…E”是家用计算机硬盘某磁道.铁、铬复合膜的“新型读出磁头”中电流I保持恒定.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磁道的过程中,磁头两端电压U变化情况如图丁所示.如果用1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则用1和0表示图丙中ABCDE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