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一 / 期中考试

[广东]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五校联考高一下学期中段考试地理(文)试卷

2020-03-18    24    1692   

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中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读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引起春节期间下图城市人口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洪涝灾害
B.疾病传播
C.旅行度假
D.民工返乡

我国某城市总人口的逐日变化示意图(2008年11月28日~2009年3月8日)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某市发现自1990年以来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读图完成题。

关于该市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再生产属于“高一高—低”模式 B.外来人口不断增加
C.人口自然增长快 D.近年出生人口呈现下降趋势

关于该市的人口问题及对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少年人口比重过大 B.老年人口比重过小,劳力过剩
C.积极发展社会养老事业 D.鼓励生育,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分析回答题。

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A.(1)阶段 B.(2)阶段 C.(3)阶段 D.(4)阶段

第(4)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其死亡率又略有上升的原因是:

A.频繁的战争,医疗卫生条件差 B.人口的老龄化
C.出生率的下降 D.生活质量的下降

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下面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完成题。

产生图中所示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
主导因素是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热量条件好

甲图中阴影表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范围,乙图表示甲图中相应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回答题。

关于季风水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西亚和中亚 B.主要生产玉米、小麦等谷物
C.以家庭经营为主,单产低,商品率高 D.是精耕细作的农业,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乙图所表示的甲图中相应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季风水田农业

读下图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题。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
业分别对应

A.ABCDE
B.ABCED
C.ABEDC
D.BADCE

关于A和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大;B地多为国营农场,生产规模大
B.A地单位面积产量高,且商品率高;B地农产品以自给为主,商品率低
C.A地机械化水平高;B地机械化水平低
D.A地夏季高温多雨,但是洪涝灾害频繁;B地夏季降水丰富,土壤肥沃

读下面“我国东部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图”,回答题。

在A、B、C、D四处发展小麦、乳牛、水果、花卉生产与字母顺相对应的是
A. 水果、乳牛、小麦、花卉
B. 花卉、乳牛、小麦、水果
C. 乳牛、花卉、水果、小麦
D. 花卉、水果、小麦、乳牛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题。

如果土地利用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

当地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适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是(  )

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在图中,关于城市化进程的叙述上,正确的是

A.C—E阶段城市化问题较为突出
B.E—F表示城市化进入衰退阶段
C.D—E出现的现象多见于发展中国家
D.我国城市化正处于A—B阶段

下图图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完成题。

图①中郊区地价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中心商务区整体外迁
B.城市规模缩小,用地紧张
C.郊区基础设施比城区更完善
D.郊区交通通达度提高

图②反映了该城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增长趋缓
B.上世纪60年代以前,城市核心区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过渡带
C.城市规模扩大,出现郊区城市化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

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②茶叶园艺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立体农业
C.①茶叶园艺农业②立体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D.①灌溉农业②热带作物种植业③立体农业④茶叶园艺农业

下图为某三个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及服务人口示意图,读图判断

A.图中城市①等级最高,②等级最低
B.城市①所在地区人口环境容量最大
C.图中城市③比②等级更高
D.城市②服务种类最齐全

我国某著名葡萄酒企业拥有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研发、生态旅游、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六大酒庄,读下图,回答第题。

宁夏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打造西部“葡萄酒都”的战略目标,与山东相比,在宁夏兴建酒庄的明显优势条件是:

A.水热充足,土壤肥沃 B.地价便宜,劳动力成本较高
C.培植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 D.光照条件好,葡萄质量较优

下图为“地中海某城市示意图”。据此完成题。

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

下列企业最适宜在丁处布局的是(  )

A.印刷厂 B.自来水厂
C.化肥厂 D.服装厂

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其不利的条件是(  )

A.离城市远 B.山区多灾害
C.近湖泊,湿度大 D.交通不便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

A.初期阶段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交通不便  ②地价上涨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PPE怪圈”是指贫困(Poverty) 、人口(Population) 和环境(Environment) 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最有可能形成“PPE怪圈”的是                                                     
A.a            B.b           C.c             D.d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

地区
气候类型
主要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旱涝灾害频繁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主要社会原因是:
                                                                          
                                                                        

读“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7中C所在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是                  ;图8中D所在地区农业地域
类型是                      
(2)图8中D所在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区位条件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并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9分)

(1)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