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月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两万多人发动了南昌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 。
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召开的 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
秋收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红军长征是由于第四次反“围剿”的失利。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是( )
A.北伐战争 | B.南昌起义 |
C.秋收起义 | D.井冈山会师 |
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不包括( )
A.毛泽东 | B.周恩来 |
C.贺龙 | D.叶挺 |
下列人物中参加并领导过南昌起义的有( )
①叶挺 ②徐向前 ③贺龙 ④恽代英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新中国有很多重要节日,与国共十年内战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节日符合上述意思的是( )
A.五四青年节 | B.建军节 |
C.建党节 | D.国庆节 |
井冈山会师后成立的第一支红军是( )
A.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 |
B.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 |
C.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
D.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
1927年10月,毛泽东选择井冈山地区建立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因为井冈山地区( )
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②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
③离大城市较近,购买日用品方便 ④群众基础好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始于( )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
C.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
红军长征期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A.遵义会议 | B.井冈山会师 |
C.四渡赤水 | D.巧渡金沙江 |
某校打算组织学生去中国工农红军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旧址举办夏令营,他们应该去( )
A.延安 | B.西柏坡 |
C.井冈山 | D.沂蒙山 |
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时间是( )
A.1933年10月 | B.1935年1月 |
C.1936年10月 | D.1935年10月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强渡乌江 ②四渡赤水 ③巧渡金沙江 ④飞夺泸定桥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③② |
C.④①②③ | D.④③②① |
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小明同学暑假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A.遵义 | B.上海 |
C.南昌 | D.南京 |
如果我们要探寻红军长征的足迹。可以选择的地点有( )
①遵义 ②瑞金 ③会宁 ④南昌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
A.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师 |
B.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
C.强渡大渡河 |
D.飞夺泸定桥 |
下列关于红军长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 |
B.长征是被迫进行的,是一次大逃跑 |
C.长征是红军进行的战略大转移 |
D.长征以胜利而告结束 |
阅读下列材料: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抢;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完成:
(1)上述歌谣涉及哪些历史事件?
(2)“南昌打响第一枪”是指什么?“八一”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3)“朱毛合”而“建四军”有什么奇功?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华优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的一次英雄壮举,而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就是对这个伟大的历史奇迹的高度概括,是伟大的长征颂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遥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完成:
(1)写出红军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及长征开始和最终会师的地点。
(2)你能指出诗中所提到的红军长征经过的大山、大河吗?
(3)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曾召开过一次重要的会议。请你说出是哪次会议?你知道这次会议在我党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吗?
(4)“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的长征,遇到的艰难险阻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这首诗,你能总结出红军在长征中都发扬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