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一 / 练习检测

201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练习卷

2020-03-18    12    1400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读图,回答小题:

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

A.a、b、c B.c、b、a
C.c、a、b D.b、c、a

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陆地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小题:
下列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
②在河流中、上游过量截流用水,下游可能会出现断流
③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
④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不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列资源中,具有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

A.水力资源 B.森林资源
C.煤炭资源 D.铁矿资源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小题:

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A.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B.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西电东送”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C.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
D.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图1和图2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沼泽、耕地及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回答小题:

关于图1与图2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1954~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1954~2000年,沼泽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C.1976~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D.1986~2000年,沼泽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D.洪涝灾害更频繁

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正确的叙述是(  )
①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②水资源丰富的大平原,一定吸引着众多的人口来居住
③人类每次大规模利用新兴的能源,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④人类的活动不会影响陆地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按照开发利用状况,可以把能源资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能源都是常规能源
B.新能源都来自地球外部,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太阳能是新能源,人类利用的较广泛,技术也较成熟
D.生物能、矿物能和水能,它们在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要地位

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
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

有关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迁人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减小
C.经济繁荣,环境美化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
A劳动力数量   B政府支持
C广阔的市场   D便捷的交通

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二 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处。
材料三 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四 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萍乡市位于    省西部,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                         。 
(2)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                                    。 
(3)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 
(4)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5)除煤炭资源外,该市还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与一个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确保国家的资源安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各国的共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可耕地
面积
水资源
矿产
资源
能源
矿产
森林
面积
CO2排放
中国
15.3
11.6
17.0
13.9
4.9
25.0
十国
均值
16.8
21.4
17.5
7.3
10.1
17.0

 
材料二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

(1)从材料一分析我国与世界十个人口大国相比,在资源环境要素中最具优势的是    。材料二中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是    ,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低的国家是    。 
(2)资源环境安全系数≥10的国家,从资源环境要素看,有哪些共同特点?
(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的资源安全,应采取的举措有哪些?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经济发展能源先行。人们把石油、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地命名为 “石油心脏地带”,距油气来源较近的地区叫做“内需求月型地带”,距油气来源较远的地区叫做“外需求月型地带”。

(1)下列各地区,位于图中“石油心脏地带”的是(多选题)(  )

A.中东 (主要是波斯湾沿岸国家)
B.拉美 (墨西哥、委内瑞拉等)
C.北非 (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
D.俄罗斯

E.亚洲 (中国、印度尼西亚等)
F.北美 (美国、加拿大等)
G.西欧 (英国、挪威等)
(2)“石油心脏地带”内的国家油气生产与消费的对比关系是 。 
(3)美国国内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为什么还要将其列入“外需求月型地带”?
(4)随着经济向前发展,我国国内油气供应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今后,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个矛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