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历史 / 高一 / 期末考试

[北京]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2020-03-18    43    812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该则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

A.同姓亲族 B.异姓诸侯 C.殷商降族 D.先代贵族

阅读下列表格,有资格继承周天子王位的是

妻(正配)
三哥(20岁)
六哥(16岁)
妾(侧室)
大哥(25岁)
二哥(22岁)

 
A. 大哥    B. 二哥    C. 三哥    D. 六哥

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

A.大禹 B.成汤 C.周武王 D.秦王嬴政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
①建立中朝   ②设置枢密院   ③设置刺史   ④实行推恩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为此,明太祖朱元璋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实行三省六部制 B.设置三司使 C.设置内阁 D.废除丞相制度

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

A.完整的相权被分割
B.皇权与相权互相制衡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生活在雅典城邦民主制下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此材料反映了

A.雅典民主特点是人民主权
B.所有雅典人都享有政治权力
C.雅典民主是雅典成年男子的民主
D.雅典城邦内等级森严

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C.《汉谟拉比法典》
D.万民法

建立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件是

A.《人权宣言》 B.《大宪章》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以下漫画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对其表述准确的是

A.国王可以召集或解散议会
B.国王可以收税
C.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D.国王可以招募军队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程艰难曲折,下列事件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权宣言》颁布     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③拿破仑称帝           ④波旁王朝复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事件是

A.1791年宪法的通过
B.1792年国民大会正式宣布法国为共和国
C.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D.1875年宪法的通过

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③君主“统而不治”        ④首相不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材料中“本大臣”是指

A.李鸿章 B.康有为 C.林则徐 D.曾国藩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应召统筹全局折》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台湾岛被割占给日本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下图漫画是德国当时的讽刺画,德文标题意思为《在中国作战》。该漫画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是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申报》曾刊登如下公告:“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公告颁布的时代背景是

A.维新派倡导变革社会习俗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五四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二十一条》的签订 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C.上海“三罢”斗争 D.一战的爆发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的诞生 D.工人运动的兴起

列宁在总结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其中“不同的方法”是指

A.发布《四月提纲》 B.两个政权并存
C.宣布退出一战 D.建立苏维埃政权

“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遵义会议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湖南 B.湘赣边秋收起义
C.第五次反“围剿”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下列对遵义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革命的策略从此发生转变
B.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C.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D.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

标志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皖南事变

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去上海见周恩来。次日坐夜车回南京,下车翻开报纸,发现“国军已拿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坚持独裁专政
B.国民党拒绝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C.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发动内战
D.国民党不承认解放区政权

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三大战役中发生在华北地区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刘少奇冤案给后人留下的深刻启示是

A.民主与法制建设道路艰难而曲折
B.毛泽东用人不当
C.资本主义有复辟的危险
D.“四人帮”全面夺权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新政协的召开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实行基层民主选举
D.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某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一系列图片资料。并把它们归入不同的主题。下列图片最适合归入的主题是

A.殖民地的血泪史 B.“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
C.香港的经济腾飞 D.中英外交关系破裂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下图是一幅漫画,漫画作者的用意在于

A.支持美国援助西欧发展经济
B.讴歌美国维护世界和平
C.承认美国有强大的力量来保护西欧国家
D.揭露美国通过经济援助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阿登纳主张欧洲联合的目的在于

A.恢复欧洲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
B.增强欧洲对抗苏联的力量
C.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增强欧洲力量以此摆脱美国控制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奉行不结盟政策

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包括
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       ④正式加入WTO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亚非拉国家在美苏对峙中保持中立
B
1967年,欧共体成立
美、日、欧三足鼎立形成
C
1991年,苏联解体
两级格局最终瓦解
D
2001年“9.11”事件
美国操纵联合国

 

从专制到民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
1.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安宁之术”指的是什么?
2. 正是在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治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简述美国“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相关规定及其作用。
3.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做,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包括哪三大部分?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五十年来中国政治诚然并无进化,但国民的自觉政治意识即民族建国精神和民主精神日益鲜明、扩大,而旧势力不过是旧时代的幽魂。一二十年的猖獗,势所难免,……经过一番后,政治上的新时代,自然会产生出来。
1. 你是否赞同梁启超“五十年来中国政治诚然并无进化”的观点?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 一二十年后,中国是否产生了“政治上的新时代”?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将下表补充完整。

时间
宪法文件
性质或影响
1949年
《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1982年
1982年宪法
 
1999年
“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