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历史 / 八年级 / 月考试卷

[安徽]2013-2014学年安徽黄山市黟县八年级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2020-03-18    24    1278   

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意思是中国迫切需要采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他喊出了下列哪个派别的心声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881年9月,两江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请开办江苏利国煤铁”。次年成立“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总局”。此举与洋务派的哪一重大活动直接相关

A.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 B.欲“求富”,举办民用企业
C.学习西方,兴办新式学堂 D.加强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关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求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 
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哪一年

A.民国12年 B.民国13年 C.民国14年 D.民国15年

某校举办“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图片展”,其中一组图片内容为:《民报》发刊词、武汉新军使用的火炮、“大总统誓词”。这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外争国权,实业救国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该文应发表于

A.维新变法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出自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百日维新

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五四精神最突出的是

A.国际主义精神 B.科学创新精神 C.民主法制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

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百团大战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根据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下图中,①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
C.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D.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穿越时空到近代中国,去和英雄们一起创造历史!假如你穿越到1927年,下列各项中有可能参与的是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卢沟桥自卫反击战

“红色战士志气昂,好比东方升起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猛如虎,冲锋陷阵,无坚不摧谁敢挡。”这是红军长征期间出现的一首战斗歌曲。以下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湘江战役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甘肃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A.①②④⑥③⑤ B.①②⑤③④⑥ C.②①④⑥⑤③ D.①③④②⑥⑤

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A.辛亥革命中 B.戊戌变法中 C.新文化运动中 D.五四运动中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辛亥革命
C.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D.五四运动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是下列哪一地方的对联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黄埔军校 D.江南制造总局

国民革命运动的性质是

A.反封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 B.反帝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
C.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反帝反封的无产阶级民主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谁的利益

A.民族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近代中国百年历史,出现了无数争取独立自强的努力。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戊戌变法”。
改正:                                                                       
(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改正:                                                                       
( )(3)1919年,发源于北京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义和团运动。
改正:                                                                       
( )(4)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运动是洋务运动。
改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姿,自强之本。……洋机器与耕织、刷织……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停泊在                   上的一艘船,人称“红船”。
(2)说说1921年在这艘船上发生的大事。
(3)这一大事标志着什么?
(4)图二的名称是什么?
(5)图二中前方举手讲话的是      ,他是本次行动的               
(6)这次行动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成学习卡片,现邀请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看图学史

“望风而起”喻指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呼应,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1)简述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及伟大历史功绩。
方式二:咏诗学史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方式三:赏乐学史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3)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无尽的宝藏,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
(4)除了上述四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