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化学 / 九年级 / 中考模拟

[上海]2014届上海市普陀区中考期末(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2020-03-18    26    708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河水 B.浊液 C.液氧 D.溶液

下列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稀有气体 B.二氧化硫 C.氧气 D.氮气

自然界水的净化过程中不会涉及到的过程是

A.蒸发 B.过滤 C.结晶 D.氧化

下图依次是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示意图,它们是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构成的原子种类不同
B.构成的原子大小不同
C.不同种原子空间排列不同
D.同种原子的空间排列不同

小明在探究蔗糖的性质实验前,所做的假设属于化学变化范畴的是

A.能否溶于酒精 B.能否磨碎变成糖粉
C.能否变成酒精 D.能否通过结晶方法变成大晶体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取用块状固体 C.加热液体 D.倾倒溶液

将质量与物质的量联系起来的“量”是

A.摩尔质量 B.6.02×1023 C.式量 D.密度

如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NO B.NH3 C.NO2 D.N2O5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HClO B.KClO3 C.ClO2 D.C2H5OH

硫化钠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S B.Na2SO4 C.Na2SO3 D.Na2S

在加压条件下,25m3的天然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

A.分子的大小可以改变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CO2气体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质减少 B.浓度减小
C.溶解度减小 D.变为CO2的不饱和溶液

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的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10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雨水酸性最强的时刻是:

测定时间
16:00
16:10
16:20
16:30
pH
4.95
4.93
4.86
4.84

 
A.16:00          B.16:10        C.16:20         D.16:30

下列四组物质,能用酚酞区别的是

A.氯化铵溶液与氯化钠溶液 B.纯碱溶液与氨水
C.生石灰与熟石灰 D.氨水与硝酸溶液

对于甲烷燃烧的方程式CH4+2O2CO2+2H2O,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16g甲烷和32g氧气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
B.1mol甲烷和2mol氧气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和2mol水
C.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
D.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室中将新制得的还原铁粉(颗粒极细)撒落到空气中,可以见到铁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火星,对此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A.燃烧需要助燃剂,比如氧气
B.燃烧物由于状态不同,着火点可以发生变化
C.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铁的燃烧是放热反应

下列物质不能与氧气反应的是

A.水 B.铁 C.木炭 D.氢气

将100g质量分数为0.05%的食盐溶液改变成质量分数为0.10%,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5g食盐 B.蒸发掉50g水
C.加入50g食盐 D.取出50g溶液即可

实验室利用H2+CuOCu+H2O反应原理(实验装置见下图),测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值,实验室中制得的氢气中有少量水蒸气。则有关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只需要获得氧化铜粉前后的质量差
B.只需要获得无水硫酸铜前后的质量差
C.若没有“甲”装置,所得比值偏大
D.实验中一定要通入足量的氢气将氧化铜完全反应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将硫粉在空气中燃烧,除见到淡蓝色火焰外,还具有的现象是                 ,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我们生活离不开氧气,但是某些方面氧气也给生活、生产造成不利的一面,请写出一条有关氧气不利的一面                                      
(4)实验室制取氧气,利用的化学反应常常是分解反应,而不会是化合反应,理由是                                             

“达菲”是目前世界上治疗H1N1流感病毒的良药。生产“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可从茴香中提取。如图为莽草酸理化性质的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莽草酸物质中,共有       种元素,其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碳、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2)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图中序号)。
(3)莽草酸的摩尔质量是           g/mol。

水是非常良好的溶剂,是生活、生产中最重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KNO3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具有稳定性和          性。根据如图所示的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2)50℃时,KNO3的溶解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aCl的溶解度;
(3)10℃时,KNO3的溶解度约为              
(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NaCl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恒温蒸发水和         的方法。
(5)在40℃时,将质量分数相等的KNO3和NaCl溶液,冷却到20℃,此时有关它们质量分数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填编号)
A.可能KNO3溶液质量分数大
B.可能NaCl溶液质量分数大
C.两者可能仍旧相等

为控制大气中“温室效应”(CO2、CH4)气体的排放量,“低碳”正成为人们的共识。
(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生活中燃烧等物质的量的碳、一氧化碳、甲烷,最终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          (选填编号)

A.一样多 B.碳多 C.一氧化碳多 D.甲烷多

(3)CO2常用来做灭火剂,但是遇到特殊物质时,CO2也能支持燃烧,写出镁条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做还原剂的是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采用的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若用左图制取CO2则碳酸钙固体应该放置的位置是          ,若用右图收集CO2则气体进入的导管口应该是           (以上均用图中英文编号填写)。
(5)实验室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测定溶解度有多种方法,下列是测定30℃时硫酸铜溶解度的实验方法。经查找资料,30℃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25g/100gH2O。
一、配置30℃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
(1)配置的步骤如图:

取用100mL水,图中称量得到22.2g硫酸铜用于实验,是否合理,请说出理由                                                 ;并在30℃的水浴中加热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保证硫酸铜完全溶解,得到饱和溶液。
二、测量一定质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2)在已配得的30℃时饱和溶液中,迅速取出饱和溶液50g,采用蒸发的方法求得硫酸铜的质量。从饱和溶液中析出蓝色晶体的化学式为(10)       ,得到晶体后还要继续加热,直至固体颜色变为(11)  色为止。此操作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铁架台、酒精灯外,还需(12)             
(3)最后称量得到固体质量为9.8g,经计算得到此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13) g/100gH2O(精确到0.1g)。实验反思:实验数值比资料中的数据偏小,可能的原因是(14)                              (写出一条即可);
(4)测量50g饱和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还可以使用重量法。
实验原理:CuSO4+BaCl2 →CuCl2+BaSO4
该实验方法中一定还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15)      (填写操作名称)。若最终得到硫酸钡14.5g,计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为多少克?(提示:硫酸铜式量为160,硫酸钡式量为233。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g)

实验探究氢气遇到氧气发生爆炸的条件: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在实验室中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以利用下列      (选填“甲”或“乙”)装置;

(2)利用丙装置将氢气、氧气混合气体收集起来,可以观察                数量,通过活塞控制两者气体的比例关系,利用一次性保鲜袋收集混合气体,然后直接点燃保鲜袋。
(3)实验共四次,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
1︰2
1︰4
1︰19
1︰39
氢气的体积百分数
33%
20%
5%
3.3%
点燃后现象
爆炸
爆炸
爆炸
保鲜袋燃烧,没有爆炸

 
由此可见氢气与氧气混合发生爆炸,除要达到燃烧的三个条件外,还和          有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