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 / 期末考试

[江苏]2013-2014年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2020-03-18    28    809   

最早人工取火和进入氏族社会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湖南卫视热播《爸爸去哪儿》里有一镜头:狗拉着雪橇在飞跑,孩子们在暖暖的炕上打滚。请问我国哪一远古人类早已饲养狗,并能建起灶炕用来取暖和炊煮?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中国人民善于想象
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中华民族有锐意进取精神
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促成“诸侯”、“列国”产生的相关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下列文物能体现青铜文明的是

问鼎中原的春秋霸主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称为“千里沃野,渔米之乡”的成都平原所受益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白渠

作为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公民,可获得爵位的最佳途径是

A.开垦荒地 B.建立军功
C.经商发财 D.生产粮帛

针对殷墟出土的某文字残片,解说词为:“这些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该文字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

2014年1月20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就有一位思想家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满专制。”该顺口溜反映了哪位帝王在政时期的统治政策?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秦末农民起义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城濮大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大学,它开设于

A.汉高祖时 B.汉武帝时
C.汉文帝时 D.汉景帝时

下列发明是两汉时期的有
①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
②新型播种工具耧车        
③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都不是

蒙古风光好,游牧在草原。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的民族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女真族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重大标志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开辟丝绸之路
C.设立西域都护 D.昭君受命出塞

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被称为医学界“众方之祖”的著名医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下图所示器物,在古代能测定地震方向的是

在《史记》中不可能得以阅览的史实是

A.尧舜禹与禅让 B.夏桀与商纣暴政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孟子被尊为道教之主

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相同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①都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战役②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都有曹操率领大军参加④都直接导致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⑤都是正义的一方最终获胜

A.③④ B.①④
C.④⑤ D.③⑤

南朝时,江南经济得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南迁 B.南方自然优越
C.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D.南方没有战乱

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有
①曹魏 ②西晋 ③东晋 
④前秦 ⑤北魏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有一幅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书法作品是

A.《兰亭序》 B.《九成宫碑》
C.《颜氏家庙碑》 D.《玄秘塔碑》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兰亭序》
C.《水经注》 D.《九章算术》

观察下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⑴孔子学术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其学说对后世有什么重大影响?
⑵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他要求统治者采用什么政治观念治理国家?
⑶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沉重打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⑷汉武帝时期对儒家学派采取了什么政策?
⑸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学态度截然相反,但现象的背后,也有着共同的目的。这个共同目的是什么?

请围绕“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学习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⑴图①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重大作用何在?
⑵图②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如何?
⑶材料二中的“骞”指谁?
⑷“骞”初行的具体目的是什么?
⑸你认为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都制定了相应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控制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夏朝时期,形成了完备的国家机构。请问夏朝国家机构的性质怎样?
⑵西周时期,开创了建邦封卫制度。请分析分封制的重大影响。
⑶秦朝时期,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请写出秦始皇在中央和地方的具体举措。
⑷西汉时期,实现了空前的大一统。请说出汉武帝加强集权的政治、经济措施。
⑸北魏孝文帝,厉行改革,积极汉化。请问他在政治上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