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
B.导管中水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
C.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
D.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 |
在肥沃的土壤中,种子萌发初期(如右图所示)所需要的有机物( )
A.来自空气 | B.来自土壤 |
C.来自种子 | D.部分来自种子,部分来自土壤 |
我市几年前种下的许多绿化树苗已逐渐长高,植株内有机物大量增多。这些有机物来自植物的 ( )
A.呼吸作用 | B.光合作用 | C.蒸腾作用 | D.根的吸收作用 |
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材料的选用不恰当的是 ( )
A.用仙人掌来研究植物叶的蒸腾作用 |
B.用燕麦胚芽来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
C.用菜豆种子来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 |
D.用银边天竺葵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的是( )
A.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是否一样多 |
B.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
C.叶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
D.叶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
糖尿病患者,要尽量少吃像马铃薯那样含淀粉较多的食物。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是 ( )
A.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的 |
B.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的 |
C.由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 |
D.由根细胞合成后运输到块茎细胞的 |
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甲、乙两装置来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以观察装满水并倒置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实验指标),图中所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具有什么特点 ( )
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使快要熄灭的木条复燃 ④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在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其主要原因是( )
A.萝卜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
B.被周围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 |
C.萝卜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 |
D.萝卜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 |
如图所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密封在一个不透光的钟罩内,外边的清水使钟罩内的温度保持恒定,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将该装置放在温度为25 ℃的地方,那么红墨水滴的移动方向是 ( )
A.向左移 | B.向右移 | C.不移动 | D.先向左移,后向右移 |
如图,将天平已平衡的实验装置放于阳光下照射3小时后,发现天平明显向右倾斜,产生此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蒸腾作用 | B.光合作用 | C.呼吸作用 | D.分解作用 |
大量植树造林既能美化环境、绿化环境,还能控制温室效应。其控制温室效应的依据是 ( )
A.绿色植物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增加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
C.绿色植物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
5年前,某学校在教学楼的南北两侧同时种下了两排长势基本相同的水杉,后续的管理工作也相同。现在发现大楼南侧的水杉明显比北侧的水杉茂盛高大,这是由于南侧水杉能获得更多阳光,增强了________,制造并积累了更多的有机物。
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西瓜,甲地的西瓜比乙地的西瓜含糖量高。经调查,甲、乙两地的西瓜,生长季节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气温有差别(见下表)。
根据上述材料及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1)甲、乙两地西瓜通过________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2)甲地西瓜的含糖量比乙地的高,因为甲地西瓜晚上的________比乙地的弱,所以甲地西瓜晚上消耗有机物的量比乙地的少,积累有机物的量就多;
(3)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实质是通过影响________的催化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门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1)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一般要求无土栽培温室棚内,晚上的温度低些。目的是____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式②表示的生理活动。式①中的a是________。
式①: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式②: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无土栽培的植物是通过________(填器官名称)吸收无机盐的。
(3)选择两株生长状况相似,叶片数量不同的同种植株,分别放入烧杯中。烧杯装有油层密封的质量和浓度相同的同种营养液,将烧杯置于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上,如图甲所示,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同时将两烧杯置于同处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再放回原天平托盘上,天平的指针将会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偏转。
(4)若图乙温室中只有绿色植物,在不通入CO2的情况下。每天只在6:00~18:00接受日光照射。请在图丙的坐标上,用笔画出6:00~24:00该温室内CO2浓度的大致变化曲线(0:00~6:00的曲线已经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