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食用油 | B.食盐 | C.味精 | D.蔗糖 |
下列有关溶液及其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海水的凝固点比水低 |
B.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里的颗粒大小有关 |
C.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
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意丢弃废电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属污染 |
B.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有益 |
C.水中Ca2+、Mg2+增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污染水 |
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
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B.水是常见的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 |
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
D.自来水中只含水分子,不含其它粒子 |
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①静置沉淀 ②过滤 ③吸附沉淀 ④蒸馏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①③②④ | D.③①②④ |
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下列节水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
B.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
D.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因此供人类生产生活用水极为丰富 |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
C.电解水得到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
D.江河湖泊的水经沉淀、过滤、消毒、杀菌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下图是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有关操作示意图:
(1)计算需要氢氧化钠________ g。
(2)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3)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正确,则配得的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正确”)。
下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 g。
(2)50 ℃时,将40 g该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20 ℃时可析出晶体______ g。
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Ⅰ.20 ℃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Ⅱ.40 ℃时,乙和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Ⅲ.20 ℃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 ℃。请填写下表。
烧杯中的溶质 |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
甲 |
________ |
乙 |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
丙 |
________ |
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______。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 ℃,则t2对应的温度________(填编号)。
a.大于40 ℃ b.小于40 ℃ c.无法确定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50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 g。
(2)2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3)温度为________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4)5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
(5)要配制11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1%的丙物质的溶液,配制时溶液的温度需要控制的范围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