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地理 / 七年级 / 月考试卷

江苏东台市创新学校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2021-11-18    29    1482   

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57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读下图,完成各题。

有关各点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A在东半球、南半球 B.B在西半球
C.C在东半球 D.D在东半球

有关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在北寒带 B.B有太阳直射现象
C.B在C的西南方向 D.D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10月1日国庆节,正确描述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的是

A.从赤道向南回归线 B.从北极圈向赤道
C.从北回归线向赤道 D.从赤道向北回归线

仅从太阳高度角考虑,下图中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是

同纬度的海陆相比较

A.冬季陆地气温高 B.冬季海洋气温高
C.夏季陆地气温低 D.夏季海洋气温高

哈尔滨的小强寒假到海南岛旅游,日记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里的农民伯伯已经开始农忙了
B.高大的椰子树随处可见
C.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还是感觉有些冷
D.虽然下着小雨,但仍然很暖和

家在海南的小刚说:“我们那里经常下雨。”家在新疆的阿依古丽说:“我们那里下雨很少。”造成这种降水不均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山前桃花山后雪”,主要反映了什么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A.海陆位置 B.纬度因素
C.人类活动 D.地形地势

到南极地区考察,最佳时间选择是

A.1月 B.5月 C.7月 D.8月

三大宗教均发源于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连接正确的是

A.黑色人种——欧洲 B.白色人种——非洲中部
C.黄色人种——亚洲西部 D.混血人种——拉丁美洲

“南北对话”中的“北”指的是

A.南半球 B.发展中国家
C.发达国家 D.南半球北部

谁的母语不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A.中国人 B.沙特阿拉伯人
C.澳大利亚人 D.韩国人

2001年11月,太平洋上岛国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国”的根本原因是

A.降水增多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下沉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读下图,北京此日最高温出现在

A.中午12时 B.午后2时左右
C.日出前后 D.日落前后

读图4,北京此日气温日较差大约为

A.23.6℃ B.8.7 ℃
C.14.9 ℃ D.17.3 ℃

下列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山气候

汤姆、艾琳和张山分别来自欧洲西部、非洲和亚洲,谁说的对

A.汤姆:我们那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降水很少
B.艾琳:我们那里是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很少,但全年分配很均匀
C.张山说:我们那里夏季热,降雨也多,冬季冷,还降雪呢,是温带季风气候
D.他们的说法都不对

下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    B.B    C.C    D.D

下列哪一种看法更有利于国家发展

A.应该只与发达国家合作,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不利于本国发展
B.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必参与国际合作
C.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不利于本国发展,甚至会减慢我国发展速度
D.通过国际合作,既可以促进本国发展,又能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

一般聚落比较密集的地区是

A.高山地区 B.丘陵地区
C.平原地区 D.河流上游地区

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和北美洲 B.非洲和欧洲
C.北美洲和拉丁美洲 D.拉丁美洲和大洋洲

下列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A.亚洲东部和南部 B.南极大陆
C.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D.俄罗斯的北部地区

小华到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旅游时,他两脚跨在本初子午线地标的两侧,张开双手表示东经和西经,此时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

A.没有变化 B.度数减少
C.度数增大 D.变化无规律

任意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这种说法是

A.正确 B.不正确
C.无法确定 D.以上答案皆不对

在地理小组活动中,有位同学说他的家住在纬度40度,经度116度的地方,请问这样的描述方法在地图上可找到几处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下列纬线中,长度最长的是

A.20°S B.30°N
C.40°S D.50°N

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