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生物 / 高三 / 专题竞赛

备战高频考点与最新模拟 专题3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2021-11-18    65    1694   

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 ℃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同
B.叶肉细胞中的CO2进入叶绿体和排出细胞外的方式完全相同
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通常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D.酶解法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等渗溶液中,几乎无水分子进出细胞

下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B.a、b、c表示pH值,则c>b>a
C.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D.a、b、c表示温度,则不可能是c>b>a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其化学本质已经不局限于蛋白质或RNA,科学家通过人工合成得到一种脱氧核酶,其化学本质是DNA,只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生物体内含有该酶。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合成过程均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
B.脱氧核酶彻底水解能产生1种酸性物质、1种糖类物质和4种含氮碱基
C.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D.利用透析法纯化该蛋白酶时,应以蒸馏水作为透析液

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线粒体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B.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TP合成酶,都能合成ATP
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
D.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的ATP都需要O2

下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其中A至H代表物质,据图回答:

(1)图中D是________,________(字母代号)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用________________法,可以研究物质B的去向。
(2)场所Ⅱ是________________。多种化学反应能够互不干扰地在场所Ⅰ、Ⅱ、Ⅲ内进行,是由于________(结构)的分隔作用。
(3)选用A、B两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A、B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O2的释放量(mL)

CO2浓度
灯泡的功率(单位:W)
20
50
75
100
200
300
0.1%
A植物
3.4
16.0
28.2
40.5
56.5
56.5
B植物
2.6
9.1
19.2
55.7
75.6
102.6
0.03%
A植物
2.3
11.2
19.8
27.6
27.5
27.6
B植物
1.8
8.4
18.9
54.2
75.2
101.8

①在阳光不充足的地区,大棚种植A、B两种植物时,光照将最可能成为限制________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
②分析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处于灯泡功率为200 W、CO2浓度为0.03%条件下的A植物,采取________________措施能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③A植物在CO2浓度为0.1%时,若将灯泡功率由300 W再逐渐增大至400 W,请预测O2释放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态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罩内(如下图所示),其中A不密封,B、C密封;B内培养皿中盛有Ba(OH)2溶液,A、C内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各培养皿中液体体积相同。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

回答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从理论上讲,培养一段时间后,预期实验结果是:B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____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________(大、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光能的吸收与转化
C.ATP 的合成与分解 D.基因的突变与重组

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

下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
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
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
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
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
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下图显示肝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物质交换,X和Y分别可代表

A.葡萄糖、CO2 B.氨基酸、胰岛素
C.肾上腺素、尿素 D.甘油三酯、脂肪酸

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

A.细胞内的氧浓度 B.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数量
C.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 D.细胞内外葡萄糖浓度差值

下图显示了人体内能源物质的代谢途径,大写字母代表物质,其中物质Z直接参与了过程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是葡萄糖 B.Y是丙酮酸
C.Q是甘油 D.Z可以是氨基酸脱去氨基的碳链

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A.a、b和d
B.a、c和e
C.c、d和e
D.b、c和e

关于真核细胞中生命活动与能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消耗能量
C.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TP
D.细胞代谢所需的ATP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
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
C.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
D.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

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
B.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
C.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

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
B.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
C.同一个体各种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
D.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号
GA
溶液
缓冲液

半粒种子10个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1
0
1
1
带胚
步骤1
步骤2
++
2
0
1
1
去胚
25oC保温24h后去除种皮,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液
25oC保温10min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3
0.2
1
0.8
去胚
++
4
0.4
1
0.6
去胚
+
5
0.4
1
0.6
不加种子
++++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                  水解可生成二塘,该二塘是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               。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                                     

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
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
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    )

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DNA 的半保留复制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细胞相近的细胞类型 
B.癌细胞的分裂能力与分化程度成正相关
C.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
D.癌细胞类似于胚胎细胞都脱离了细胞的正常分化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
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
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中,所涉及的实验材料、方法的选择及现象的描述,合理的是

A.维生素D和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B.调查某陆地群落植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完成
C.利用小麦幼叶作光合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若所得色素带只有两条,可能是研磨时未加SiO2
D.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对下列曲线图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相同
B.乙图所示n点后影响矿质元素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溶液离子浓度
C.图丙中m点所对应浓度对芽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D.图丁k点对应的温度表示酶的最适宜温度,动物体内的酶最适宜温度差别最大

研究者将棉花植株的A、B、C三个品系从30℃环境移入40℃环境进行高温培养,从而研究高温对盛花期棉花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1,图2表示温度对C品系的棉花植株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图中实线“—”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下列据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个品系中适合在高温条件下生存的是A品系
B.高温培养条件下A品系蒸腾速率上升更显著,更有效地散热,保护了叶绿体结构和功能
C.三品系光合速率均下降的原因是高温导致CO2供应不足,类囊体膜的功能下降
D.在温度持续40℃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棉花能正常生长 

在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表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Mn2+降低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Co2+或Mg2+可能导致酶结构的改变使其活性降低
C.不同离子对酶的活性有提高或降低作用
D.该水解酶的用量是实验的无关变量

黑藻是一种水生植物,叶片小而薄,小王同学利用黑藻进行下列生物学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
A
观察叶绿体
蒸馏水
B
探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1%的NaHCO3溶液
C
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
30%蔗糖溶液、清水
D
提取叶绿体色素
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
B.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
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D.检测CO2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

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卡尔文循环和柠檬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不能在无光条件下持续进行
B.两者都不需要氧气直接参与
C.前者消耗ATP,固定C02;后者生成ATP,释放C02
D.前者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后者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通过实验研究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酶的最适温度为36℃左右
B.当温度为任何固定值时,酶的用量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C.该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因变量只有一个
D.若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b的顶点上移

研究人员从木耳菜中提取过氧化物酶(POD),分别与四种不同酚类物质及H2O2进行催化反应,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对POD活性的影响
B. 当底物浓度为0.08 mmol·L-1时,POD催化酚类2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酚类3
C. 由图2可知,H2O2浓度过高会抑制POD的活性,降低浓度后POD活性就会恢复
D. H2O2对POD活性的影响与温度和pH对POD活性的影响相同

现测得某地大田小麦植株上部叶片光合作用在上午11时左右速率最高,而下部叶片在中午12时左右速率最高(该地区天气晴朗的中午12时光照最强烈)。以下对限制小麦光合作用的主要外部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11时之前,光照是所有叶片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
B.12时,限制上部叶片光合速率的因素是CO2
C.12时之后,光照将成为下部叶片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
D.11时至12时之间,限制下部叶片光合速率的因素是CO2

下列有关生物学的科学研究与所用的科学方法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两位科学家用14C标记的14CO2供玉米光合作用,发现了另一条有机物合成途径(如图1)。研究发现,玉米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都有叶绿体,但只有后者的叶绿体中有淀粉生成。图2表示玉米、水稻在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外界CO2浓度的关系曲线。请根据图文信息分析回答:

(1)科学家研究该途径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玉米进行光反应、固定CO2的部位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CO2固定的最初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叶肉细胞和相邻维管束鞘细胞之间通过________(填结构)进行物质交换。
(3)热带植物光合作用大多具图1途径,它们的叶肉细胞中催化过程①的酶活性很高,能保证维管束鞘细胞中的高CO2浓度,以适应高温、高光强的热带环境。据此分析图2中最有可能代表玉米的对应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鲫鱼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杂食性淡水鱼。若鲫鱼生活的水体被金属离子严重污染,会严重危害其生长和繁殖。科研人员从鲫鱼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叫酸性磷酸酶(简称ACP)的化学物质,它是生物体内调控磷代谢的重要酶类。为了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下列探究实验,所有处理均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6个月,期间测定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请同答下列问题:
(1)选取健康且大小、生长发育状况等一致的鲫鱼,从其内脏中分离、纯化得到ACP,并将其置于    溶液中保存备用。
(2)取相同试管若干,并    ,向每一支试管中均加入等量的pH为4.8的缓冲液,其目的是    、     
(3)分别向不同试管中加入不同浓度的Pb2+、cd2+、Mg2+、Ca2+以及等量的ACP,另取一支试管应该加入    作为对照。
(4)在最适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测定该酶的活力。得到如下图1,图2曲线:

①图1、2曲线中可以得出的结论分别是        
②从酶的本质属性分析,(Pb2+)、铬(Cd2+)处理后酶的活性降低是重金属盐影响了酶的      所致。

为了探究外界因素与蜜柑光合作用速率之间的关系,实验人员在4月、6月测定了某地晴朗天气条件下蜜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A图)和胞间C02浓度(B图)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蜜柑叶肉细胞净光合作用速率大小直接相关的细胞结构是   
(2)影响蜜柑叶片胞间C02浓度大小的因素较为复杂,一方面与叶片气孔的    有关,另一方面也与    有关。
(3)在4月晴天的ll:00~13:00时,蜜柑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据图分析,此时蜜柑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进而导致光合作用的    (填反应阶段和生理过程的名称)受阻,从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4)在6月晴天的ll:00~13:00时,蜜柑叶片的胞间C02浓度明显上升,但净光合速率却显著降低,最可能的原因是    。进一步研究发现,此时叶绿体中的ATP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一方面可能是    影响有关酶的活性,另一方面可能是高温、强光导致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      (填结构名称)受损,进而影响了净光合作用速率。此时,采用向叶片喷雾的方法,则可有效提高蜜柑的净光合作用速率。

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由甲图可推知,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
(写出两种),甲实验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
(2)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图乙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_________(从“大于、等于、小于”中选填)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      mg。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的浓度,图乙中的B点将向         (左/右)移动。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促进植物生长,其原理              
(3)将对称叶片上侧遮光下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12小时内下侧截取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                    。(填总量/净量)

下图表示在适宜的CO2浓度等条件下,分别测得的1小时内不同温度对某植物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图中实线所示,和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图中虚线所示)的影响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当温度低于20℃,该植物在光照下CO2的吸收量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的原因是                
(2)20℃时,1小时内该植物产生有机物比30℃时        (“多”、“少”、“相等”),35℃时,1小时内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际吸收CO2           mg。
(3)当光照强度减弱,图中A点应         移(“左”、“右”、“不”)。
(4)温度为45℃时,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细胞结构是                                

由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组成的生物膜系统与细胞的很多生命活动过程都有密切关系,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细胞膜的功能与其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________的种类与数目越多。
(2)若图一示意的相应细胞为吞噬细胞,其吞噬处理病原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__________
的特点。
(3)Na+ -K+泵是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具有ATP酶活性。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据图二回答问题:
①Na+ - K+泵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图二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②图中X为________, Na+、K+通过Na+ -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__________       
③Na+—K+泵的存在对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写出一点即得分)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萝卜条A和萝卜条B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萝卜条称重,结果如图三所示,由图可知:

①萝卜条A与萝卜条B的细胞液浓度大小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萝卜条A的细胞液浓度的变化为______。
③在萝卜条的重量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                

将玉米体内控制合成某种酶A的基因导入水稻体内后,测得在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净光合速率(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差值)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首先与C5结合而被固定为      ,固定产物的还原后可以为光反应提供      以保证光反应特续进行。
(2)光照强度为时,影响原种水稻和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与原种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更加适合种植在____环境中。
(3)分析图中信息,酶A所起的作用最可能是促进    反应(填“光”或者“暗”)阶段从而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4)经检测,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相比,呼吸速率并未改变,在该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为时,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约为__    __

下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对环境中CO2浓度变化的相应特性;图乙示Cu2+对脐橙幼苗气孔导度的影响结果,其中气孔导度大小与气孔的开放程度呈正相关。据图判断:

(1)甲图中,在CO2浓度为300µL·L-1(接近大气CO2浓度)时,光合强度较高的植物是_____ 
(2)若将甲图中两种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闭的玻璃罩中,在光照等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生长首先受影响的植物是_____。当植物净吸收CO2量为0时,表明植物_____。
(3)研究表明,0.1μmol•L-1的Cu2+处理使脐橙叶片后光合速率大于对照,根据乙图曲线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此外,研究表明低浓度Cu2+还能促进叶片光合色素的形成,有利于_____反应的进行。

为探究水分、无机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土壤含水量相同时施肥组叶绿素含量高于未施肥组,是由于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_______元素。根细胞中与水分的吸收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2)图2中土壤含水量30%时未施肥组光合速率高于施肥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土壤含水量80%时施肥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未施肥组,其细胞内部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施肥情况下,土壤含水量50%时,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为3.7 mg·h-1, 植物若要正常生长,则每天至少光照______h(保留整数)。
(3)图3中光照强度增加到6×10000 1x时,继续增加光照强度产氧量不再增加,这时如果适当提高_______________有可能提高产氧量。
(4)图4中pH值为3时,三组伊乐藻的净产氧量均呈现负值,说明此时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水体的pH大于10时,光合作用产氧量急剧下降,
原因是水中游离CO2减少,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反应过程④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其他环境条件适宜而光照强度恰为光补偿点时,单位时间内A~L各物质中产生量与消耗量相等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填图中①~⑤)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填图中①~⑤)受阻。

下图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变与能量转换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二氧化碳含有一个碳原子,其它两种有机物中含有的C原子数应该为:1,5-二磷酸核酮糖:     个C;三磷酸甘油醛:    个C。
(2)图示过程属于光合作用中的          阶段,其发生的场所为             
(3)在一次循环中,2个三磷酸丙糖(共6个碳原子)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其中有       个碳原子转变为葡萄糖中的碳原子,其余的     个碳原子经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再生成一个1,5-二磷酸核酮糖,循环重新开始。
(4)温度是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之一,若环境温度降低,对光合作用中          阶段影响较大,原因是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台风、酷热、暴雨等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科学家普遍认为,这与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持续上升而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
(1)请指出人类社会中的一项可以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上升的活动:______________。
(2)气温升高,某些植物生长受阻,下图一提示造成这种状况的一种原因,即高温不利于_______________。

(3)有研究表明,每当一种植物灭绝后,由于_______________或栖息环境受破坏,可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多种动物灭绝。因此气候变暖可能降低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4)在高温环境中,植物能通过释放脱落酸来促进休眠。上图二表示一个验证脱落酸促进叶片脱落的实验,1~4是剪去叶片的叶柄,对1做了如图所示的处理,那么,应选择______作为对照组,处理是__________。
(5)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探究这两种激素在大麦种子a-淀粉酶的合成上是否存在拮抗作用,步骤见以下图解。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下图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韭菜宿根进行相关实验流程,请分析回答:
 
(1)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所用的试剂分别是                  
(2)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结果①”如图2所示,其中共有的色素带的颜色是             ,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3)蒜黄和韭黄都是在避光生长的条件下培育出来的蔬菜,对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填选项代号)

A.两者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B.叶中缺乏形成叶绿素的基因
C.环境因素影响了基因的表达 D.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将等量刚制备的韭菜和韭黄色素滤液放在阳光与三棱镜之间,“结果②”吸收光谱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
    在光区域.将制得的韭菜滤液在强光下曝光1~2h,再重复上述实验,其结果与韭黄滤液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其原因是                    
(5)每分子叶绿素含有一个Mg2+,可被H+、Cu2+等置换.韭菜滤液用5%的HCL处理一段时间后,其颜色与研磨时未加          的颜色相似,呈现黄褐色.实验室常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可形成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是               

为研究NaCl和光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者利用三角叶滨藜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图1中高浓度NaCl处理后,植物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植物通过_______失水,引起气孔开放度下降,导致_______________,影响碳反应,光合速率下降。在处理后的短时间内,叶绿体基质中RuBP的含量_________。
(2)图2中在NaCl溶液处理前后,丙组光合速率基本不变,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限制了光合作用。在处理后一段时间,甲乙两组的光合速率基本相同,是由于__________限制了光合作用。在处理后,甲组的光饱和点将_______(填“增大”、“不变”、“变小”)。
(3)据实验结果分析,在________(“强”或“弱”)光照下,植物对NaCl的耐受性更强。

下表l是有光条件和无光条件下旱冬瓜种子萌发率对比实验的结果;图1表示,光照强度对3月和6月龄旱冬瓜幼苗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旱冬瓜种子播种时不盖土或盖薄土,以满足种子萌发需要         刺激,同时也保证萌发后根部呼吸对氧气的需求。若氧气供应不足,根细胞的          部位会产生对细胞具毒害作用的乙醇。
(2)在暗培养条件下喷施适宜的          激素类似物,可以解除种子休眠促进萌发。
(3)由图l可以看出,3月龄苗比6月龄苗的耐阴能力             ,因此在幼苗生长前期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4)当光照强度大于500时,6月龄苗比3月龄苗的光合速率大,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内部因素是                

已知植物根系可以通过细胞间隙的扩散和活细胞的转运两种途径吸收矿质元素。科学家为研究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规律,分别在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下用含有42K完全培养液培养大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1)正常条件和缺氧条件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影响不同。第一阶段42K进入根系的过程              (不受、受)代谢控制;第二阶段是42K进人             (细胞间隙、细胞内)的转运过程。
(2)分析根的结构,植物根系能合成的植物激素有             (多选)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 E.生长激素

(3)既能抑制根的生长又能促进果实和叶片脱落的激素是            

为研究CO2浓度对某种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将小球藻接种到不含       元素的培养液中,并将藻液平均分为       组分别置于不同CO2浓度的培养箱内,光照14小时,连续培养5天。
(2)每隔24小时取样,利用       测定小球藻细胞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3)该实验中对照组的CO2浓度为       ,小球藻数量增长的最适CO2浓度为       ;当CO2浓度在       范围时,小球藻增长受到抑制,但并没停止增长。
(4)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CO2浓度升高,小球藻细胞的碳酸酐酶(细胞内外均有分布)和RuBP羧化酶的活性均显著提高。胞外的碳酸酐酶能将水体中靠近细胞表面的HCO3脱水形成CO2,然后CO2进入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CO2与C5结合,这个过程叫做       。C5在细胞中含量保持稳定的原因是       ,这一过程需要       参与。
(5)小球藻吸收大气中的CO2转化为细胞中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的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球藻合成的有机物可用于工业上生产C2H5OH等燃料。在细胞内产生C2H5OH的过程叫做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若图2所示种群为田鼠种群,在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调查过程中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会           (偏高、偏低或不变)。
(3)由于食性不同,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________。
(4)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5)其中一种植食性鱼类色彩绚丽,形状怪异,在观赏鱼市场非常名贵,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
Ⅱ.某研究小组中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曲线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曲线;图2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24 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变化曲线。请结合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当温度达到________℃时,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活。
(2)图1中,40 ℃与60 ℃时,CO2的吸收量均为0,二者的区别是              
                                                                     
(3)图2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______个,在6h时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18 h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

在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随光照强度变化情况如图,请回答:

(1)光照强度为b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2)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相当于___个相对值的葡萄糖。
(3)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该植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______个相对值的CO2,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
(4)光照强度由d变为e时,短时间内C3的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