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三 / 专题竞赛

备战高频考点与最新模拟专题4 水体运动规律

2021-11-18    50    553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单位:℃)。读下图回答1—3。

该地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的月份和日较差最大值分别是(  )

A.2月 11 ℃ B.3月 9 ℃
C.4月 6 ℃ D.12月 5 ℃

有关该图所在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7月,可能是因为7月降水多
B.从气温变化特点看,图示地区一定在南半球
C.图示地区的气候类型在欧洲分布最典型
D.6月该地区上午升温慢,下午降温快

图中能够说明该地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  )

A.1月 0—6时 B.3月 7—12时
C.7月 9—15时 D.10月 12—18时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2。

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2。

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读东亚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1-2。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风速大于乙地
B.甲、乙两地均为偏西风
C.乙地位于暖锋锋后,天气炎热干燥
D.甲地位于冷锋锋前,多阴雨天气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照多年统计资料发现,甲地降水集中在冬季,而乙地降水却集中在夏季。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形 ②盛行风 ③纬度 ④洋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下图是某日极地附近风向示意图,据此回答1-2。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附近是冷锋且正好经历阴雨天气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沿纬线方向,从甲到乙的天气变化是(  )

A.气温:高—低—高
B.风向:南风—西南风—东南风
C.气压:高—低—高
D.降水:晴—雨—晴

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

该游牧活动(  )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图1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C.上中游水库的增建 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1—2题。
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1-3。
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

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

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

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3题。

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1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图1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式,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1,完成1-3小题

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14日14时 B.14日19时
C.15日4时 D.15日11时

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式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

“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图1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2题。

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图2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A.①一甲 B.①一丙 C.②一乙 D.②一丁

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回答1-3题。

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A.恒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亚马孙河流域

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

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

A.1月 B.2月 C.11月 D.12月

图1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1~2题。

图1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图1),回答第1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1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 增加 B.b 增加
C.c 减少 D.d 减少

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 (b),读图1完成1-2题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 地 D.④地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2012年9月,中国和尼加拉瓜决定联合修建尼加拉瓜运河。该运河预计将比巴拿马运河更宽更深,可通行25万吨级的油轮和集装箱船。下图为尼加拉瓜运河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圣胡安河流量季节变化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内气温年较差小,蒸发弱
B.流域内年降水总量大
C.流域内湖泊调蓄径流作用显著
D.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

运河选址的有利条件有

A.有天然河流、湖泊可以利用 B.地处狭窄区域,地形较平坦
C.沿线人口多、施工劳力充足 D.径流量较大,通航时间较长

该运河修建后,对运河所在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有

A.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B.陆上运输将萎缩
C.促进非农人口增加 D.农业产值将下降

2014年冬奥会在俄罗斯索契圆满结束,这是历史上俄罗斯首次承办冬奥会。索契是俄罗斯著名度假胜地,城区在沿海地带呈狭长分布。下图为“大高加索地区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在2014年冬奥会举行期间,索契比阿尔马维尔

A.日照时间短 B.气温高,日较差大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日出晚,昼较短

索契的河流特征是

A.流量小 B.河床比降大
C.流域面积大 D.结冰期长

读我国浙江近海某小岛等高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从风浪较小这一角度考虑,图中最适宜渔船停靠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几名旅游者在②处瞭望,最不容易看见的地点是

A.①   B.乙 C.丁   D.④

下图是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区域年降水量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马更些河

A.以雨水补给为主 B.有明显的凌汛
C.结冰期短 D.含沙量大

读“日本山河和城市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夏季,河流水量较为丰富但水资源供应又较为紧张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冬夏两季降水量补给都较少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011年2月至7月,110—120°E平均降水量纬度-时间分布图

由图可知,该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A.东多西少 B.中纬度降水多
C.2—4月少,5—7月多 D.从2月至7月持续增加

关于北纬30度降水最多的月份及成冈,叙述止确的是

A.4月,西风带影响 B.5月,副热带高压控制
C.6月,锋面控制 D.7月,夏季风最强盛

蒸发量指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气中的量。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太阳辐射越强蒸发量越大。读“北京市1960—2010年蒸发量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北京市近50年来蒸发量变化特点是
①增加②减少③城区比郊区大④郊区比城区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北京城区蒸发量变化的原因是

A.全球变暖 B.湿度减小 C.雾霾增多 D.风速增大

上述研究可运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数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技术

下图为世界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

A.西澳大利亚寒流 B.加那利寒流
C.拉布拉多寒流 D.千岛寒流

如果a、d两地全年昼夜接近等长,则

A.①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③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的风向;左图为甲区域的放大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X、Y、Z为不同地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m、n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n河下游西南岸冲刷严重
②m河的水能比n河更丰富
③与m河相比,n河的航运条件更好
④与n河相比,m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下列能反映甲地地层剖面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面左图为乌克兰略图,右图为第聂伯河及其支流的水源补给构成图。读图回答下题。

第聂伯河河流径流量最大的月份出现在   

A.3~4月 B.6~7月 C.9~10月 D.12月~次年1月

乌克兰有“欧洲粮仓”之称,其商品谷物农业发达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        ②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充足
③夏季日照时间长,热量较丰富    ④高山冰雪融水丰富,水源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印度洋某海域上升流(洋流)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时印度半岛的盛行风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有关甲地洋流成因及海洋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的上升流主要是向岸风影响形成的
B.此时洋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C.该地海洋生物的生产力季节变化大
D.该地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下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下右图为该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河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B.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L河流域                                       

A.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有关Q湖以下河段流量变化的原因及其对湖区下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冰雪融水减少    河流流量和含沙量变小
B.植被截留降水    河口三角洲受海侵蚀而萎缩
C.降水大量下渗  土壤盐碱化加剧  
D.人工拦截径流河口渔业资源减少

2014年冬奥会在俄罗斯索契圆满结束,这是历史上俄罗斯首次承办冬奥会。索契是俄罗斯著名度假胜地,城区在沿海地带呈狭长分布。下图为“大高加索地区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在2014年冬奥会举行期间,索契比阿尔马维尔

A.日照时间短 B.气温高,日较差大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日出晚,昼较短

索契的河流特征是

A.流量小 B.河床比降大
C.流域面积大 D.结冰期长

滑雪项目是冬奥会的传统项目,索契建冰雪场的有利条件是

A.西临里海,水汽多 B.水陆交通便利
C.当地滑雪运动盛行 D.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水的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的关系是

A.社会循环包含了自然循环 B.社会循环水量大于自然循环
C.社会循环延缓了自然循环 D.社会循环环节多于自然循环

潜在的回用水源包括

A.淡化的海水 B.浅层地下水
C.未处理的污水 D.工厂冷却水

读图,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图中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甲地地方时可能是17时45分 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寒流
C.此时甲地盛行东北风 D.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此时索契正在举办冬奥会 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C.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D.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一月均温(℃)与河流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

A.最大温差为24℃
B.最大相对高度为5000米
C.河流由温度较低向较高的地方流动
D.随纬度增加海拔逐渐升高

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有

A.降水主要来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B.西北部比东南部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C.植被类型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
D.河流各河段下切侵蚀作用强烈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点盐度的大小并简述其原因。
(2)简述甲地区赤潮频发的原因。

下左图为新疆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右图为新疆地表组成物质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5)

(1)新疆降水分布特征可概括为  。甲地一月均温-17℃,极端最低温曾达到-51℃,试分析该地冬季寒冷的形成原因。
(2)比较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地表组成物质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请你为新疆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农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里约热内卢市位于巴西东南沿海,始建于16世纪初,现为巴西第二大城市。城市依山傍海,风景优美。里约热内卢港是世界三天然良港之一。市内商业繁荣、交通发达,拥有700多家银行和全巴西最大的股票交易所,还有联邦大学等高等学府和多所科研机构。里约热内卢市获得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也是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城市之一。
材料二:巴西矿产资源和农产品分布图(下图)。

(1)据材料二分析,巴西矿产资源主要特点有                                等。该国针对能源矿产不足的缺点,最早研制使用乙醇汽油并获得成功,这种乙醇在当地的生产原料最有可能是               
(2)根据热带农作物的分布特点判断,巴西东南沿海的洋流为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洋流流量将           (增大或减小)。
(3)里约热内卢州拥有全巴西最大的公司——巴西石油公司和世界著名的矿业开采企业——淡水河谷等工业企业,州内的化工、汽车、棉纺等工业在巴西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简要分析里约热内卢州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
(4)举办2014年巴西世界杯和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这会对里约热内卢市的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深刻。(30分)
材料一 我国两种水利工程示意图 

坎儿井是当地独具特色的灌溉用水利工程,其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材料二 近年来,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材料三 新疆2006~2008年工业构成的增量及增速

时间
工业构成
比上年增加(亿元)
比上年增长%
2006年
轻工业
81.62
10.6%
重工业
1 063.51
15.2%
2007年
轻工业
111.21
15.5
重工业
1 212.97
15.5
2008年
轻工业
140.10
9.8
重工业
1 587.25
16.1

(1)水资源是影响新疆经济活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试述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2)试述新疆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及大力发展“红色产业”时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
(3)读材料三,归纳新疆工业内部结构的特点及增速特点。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图1为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2为其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图1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
(3)图2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

(1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两大湖泊示意图, 图中甲、乙两湖泊的湖泊面积 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都呈缩 小趋势。

(1)分析甲、乙两湖湖水含盐 暈变化的趋势及自然原因。(4 分)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 度分析甲地大力发展棉花种植对湖治面积的影响。(3 分)
(3)面对乙地区湖洎面积不断缩小的状况,请提出一项具体的解决措施,并说明 理由。(3 分)

2013年3月22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欧非四国。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访问路线图

材料二 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

(1)非洲著名的刚果河干流流经刚果(布),向西注入大西洋。该河流中游水运发达,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2)目前,我国与俄罗斯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其中,中、俄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我国能源消费会产生什么影响?
(3)访问期间,广州与德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关系是。从材料二可以看出, 南非工业部门主要以采矿业和为主,该种工业生产会给环境带来怎样的问题?
(4)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赴坦桑尼亚投资兴业有哪些优势条件?近年来制造业转移“坦桑尼亚热”逐渐“退烧”的原因是什么?

(2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R 河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支流。N 市所在区域是我国的红薯主产区之一,红薯是地下块根作物,喜光喜温,怕旱怕涝,种植时需要起垄栽培。图1示意 R 河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图2示意 N 市所在区域红薯的起垄种植。

(1)说出 N 市降水特征。(6 分)
(2)说明 R 河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6 分)
(3)分析 N 市所在区域种植红薯采用起垄栽培的原因。(8 分)

(36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墨脱县,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
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二:黑脱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

(1)分析2013年以前墨脱不通公路的自然原因。(10分)
(2)简析墨脱雨量充沛的主要原因。(4分)
(3)简析墨脱气候四季如春的主要原因。(8分)   
(4)分析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自然原因。(6分)
(5)墨脱县虽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但目前并无计划大规模开发当地水利资源,试分析原因。(8分)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稻米品质的好坏取决于品种和产地,就产地来说,是指种植水稻的土壤、气候、水质对稻水稻品质的影响。尤其是种植期的气温高低(影响生长周期)米的糖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很大影响。图 甲 是我国某地区的 1 月气温分布示意 。图 乙 为该地区年“平均温度、水稻种植面积及单产的变化图”
(1)据图 甲 中 1 月-20℃等温线分布特点,分析沿北纬 45°一线的东西部地形分布特点。
(2)结合 A 地区域特征说明河流 A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10 分)
(3)根据图 乙 材料,说明该地区水稻生产的变化,并简述其原因。(10 分)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温哥华是加拿大冬季温暖的港口城市,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本国的谷物、木材、纸浆、鱼品、面粉等出口产品和糖、茶、钢铁、水泥等进口产品,大多从这里完成。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拿大中东部的工矿产品的出口也越来越倚重温哥华港。该市为实现在2020年前成为世界最环保城市的目标,于2013年11月启动烟头回收项目,成为世界上首个启动该项目的城市。

(1)试分析温哥华冬季比加拿大多数城市温暖的原因。
(2)试分析加拿大农矿产品出口倚重温哥华港的主要原因。
(3)依据下面“废弃烟头回收再利用关联图”。试分析温哥华施行废弃烟头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意义。

珊瑚礁是指造礁石珊瑚群体死后其遗骸构成的岩体,它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珊瑚虫常生长在热带浅海且有一定盐度的海水中,同时它还要求有充分的光照。目前由于人类活动,珊瑚礁面积大为减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同纬度相比,美洲和非洲西海岸珊瑚礁分布很少甚至没有,分析其原因。(6分)
(2)筒述珊瑚礁海岸带开发方式和保护意义。(9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下图右图为非洲某区域图,左图为右图中乙国的放大图。

材料二 近年来,图中乙国主动与中国积极合作,引进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在其北部地区种植高产水稻,以提高稻米产量,减少粮食进口,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材料三 图中甲国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占该国财政总收入的83%。但“黑金"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希望,却遭受“石油的诅咒”:在过去35年里,石油收入超过4500亿美元,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第26位的最贫穷国,其失业率高达50%,60%的人口日生活费不足l美元,而且还是是世界上汽油最短缺的国家之一。
(1)比较图中P、Q两段河流流量的差异,并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4分)
(2)评价在乙国北部地区推广水稻种植的条件。(4分)
(3)描述乙国(左图)城市分布的特点。(3分)
(4)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甲国摆脱“石油的诅咒”提出措施。(3分)

湖泊像镶嵌在锦绣河山之中的明珠,晶莹夺目。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3年3月24日太湖吴江水位站的水位由2.48米增至3.12米,而同时百渎水位站的水位由3.06米减至2.64米,两站同期相差0.55米。
材料二
湖岸线是湖泊水与岸边的边界线。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一般可达一二十级(例:芒错湖岸线有20级)。

材料三                                     
解池位于山西省中条山西北侧的运城盆地,是一个东北—西南向的长条形的湖泊,面积27.3平方公里,是我国东部地区的盐湖(图13所示)。湖水盐的比重比普通海水的比重高出六倍,任何



 

 

水生生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  

(1)根据材料一,判断2013年3月24日太湖百渎和吴江水位站水位增减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的古湖岸线多级的自然原因。
(3)很早以前,生息在解池滨湖地区的人民就开始利用湖水晒盐,总结出“解池盐产必资南风,南风不时,盐即失利”。请从自然地理角度解释解池盐产与南风的关系。
(4)以湖泊为例,说明优质水源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如右图,分布在亚洲甲国境内的R湖是H河流域最大的湖泊,通常年份中的水位季节变化十分显著。生活在a城市一带的居民每年在11月中旬前后,都要欢度当地的传统节日——“送水节”,该节日的确立与当地的水文现象密切相关。

(1)推测R湖水位季节变化大的原因。
(2)“送水节”期间,在a城市可观察到:H河水流向R湖?还是R湖水注入H河?请判定,并简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3)列举“送水节”过后,在该地区适宜从事的主要农事活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墨西卡利是墨西哥西北边境城市,位于科罗拉多河支流纽河河畔,气候干燥。1937年建成从科罗拉多河引水的莫雷洛斯水坝后,周围地区成为灌溉农业区。墨西卡利被称为“硅谷边境”,美国加州在此建立了芯片制造基地,得到了墨西哥政府的大力支持。
材料二 科罗拉多河三角洲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沙漠水生生态系统之一,由于该河干、支流上兴建了许多大型引水工程,使科罗拉多河自1993年以后就没有入海河水,河口三角洲环境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材料三墨西卡利位置(如下图所示)

(l)分析墨西卡利发展芯片制造业的有利条件。
(2)说明墨西卡利建立芯片制造基地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3)指出科罗拉多河过度引水对河口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