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化学 / 高三 / 专题竞赛

备战高频考点与最新模拟化学专题13--烃及其烃的衍生物

2021-11-18    66    630   

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    )
①C6H5Cl   ②(CH3)2CHCH2Cl ③(CH3)3CCH2Cl ④CHCl2-CHBr2    ⑥CH2Cl2

A.①③⑥ B.②③⑤ C.全部 D.②④

某液态卤代烃RX(R是烷烃基,X是某种卤素原子)的密度是a g/mL。该RX可以跟稀碱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ROH(能跟水互溶)和HX。为了测定RX的相对分子质量,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量取该卤代烃b mL,放入锥形瓶中;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并放入几块碎瓷片,塞上带有长导管的塞子如图所示,加热,发生反应;
③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稀HNO3酸化,滴加过量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
④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得到固体c g。

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             
(2)步骤④中,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沉淀上吸附的              (离子)。
(3)该卤代烃中所含卤素的名称是            ,判断的依据是                        
(4)该卤代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列出算式)。
(5)如果在步骤③中加HNO3的量不足,没有将溶液酸化,则测得卤代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填下列选项代码)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大小不定

有机化合物A只含C、H两种元素,分子结构中存在支链,且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与A相关的反应如下:

(1)指出反应类型:
A→B           ,E→F           ,G→H          
(2)写出E的含羟基和羧基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3)写出反应方程式:(要求注明反应的条件)
①E→G                                 
②E→F                                 
(4)H的一个链节中,最多      个原子处在同一个平面。

柠檬醛是一种用于合成香料的工业原料。经分析测定柠檬醛分子结构呈链状,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异戊二烯()分子的碳链结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
现取1 mol柠檬醛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且生成CO2的物质的量比H2O多2 mol。
试填写下列空白:
(1)柠檬醛的分子式为         ,结构简式为                              
(2)设计一实验,证明柠檬醛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简要说明所用的试剂、实验步骤、实现现象和结论)。
                                                                                     
(3)已知溴水能氧化醛基,若要检验其中的碳碳双键,其实验方法是                                
(4)柠檬醛分子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属于醇类、分子结构中不含甲基和不饱和碳原子的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环己烯常用于有机合成。现通过下列流程,以环己烯为原料合成环醚、聚酯、橡胶,其中F可以作内燃机的抗冻剂,J分子中无饱和碳原子。
已知:  R1-CH=CH-R2R1-CHO+R2-CHO

(1)A分子中若有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则取代产物有       种。F的名称是         ,C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2)③的反应条件是         
(3)写出下列反应类型:⑥         ,⑨         
(4)有机物B和I的关系为          (填序号,多填扣分)。

A.同系物 B.同分异构体 C.都属于醇类 D.都属于烃

(5)写出反应⑩的化学方程式:                          

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关于它的性质不正确的说法是

A.它有酸性,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它可以水解,水解产物为两种有机物
C.在一定条件下,1 mol该物质最多能和8 mol NaOH反应
D.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双键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和环已烷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A.乙烷 B.乙烯 C.乙醇 D.乙酸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的描述正确的是

A.均采用水浴加热 B.制备乙酸丁酯时正丁醇过量
C.均采用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 D.制备乙酸乙酯时乙醇过量

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

A.都是共价化合物 B.都是离子化合物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互为同素异形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
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C.苯和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结构片段的高聚物,其单体是苯酚和甲醛

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6O5
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在水溶液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

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柴油由可由再生资源制得 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下面有关发泡塑料饭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 B.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
C.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 D.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

某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58,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它可能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
D.葡萄糖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有机物X和Y可作为“分子伞”给药物载体的伞面和中心支撑架(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molX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最多生成3molH2O
B.1molY发生类似酯化的反应,最多消耗2molX
C.X与足量HBr反应,所得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4H37O2Br3
D.Y与癸烷的分子链均呈锯齿形,但Y的极性较强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L氧气(标准状况
D.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

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6-二甲基-5-乙基庚烷
B.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最多可生成3种二肽
C.化合物是苯的同系物
D.三硝酸甘油酯的分子式为C3H5N3O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
B.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
C.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
D.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
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
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
D.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紫罗兰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1mol中间体X最多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
D.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

褪黑素是一种内源性生物钟调节剂,在人体内由食物中的色氨酸转化得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色氨酸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可形成内盐,具有较高的熔点
B.在色氨酸水溶液中,可通过调节溶液的pH使其形成晶体析出
C.在一定条件下,色氨酸可发生缩聚反应
D.褪黑素与色氨酸结构相似,也具有两性化合物的特性

NM-3和D-58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小分子抗癌药物,结构如下:

关于NM-3和D-58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原因不完全相同
B.都能与溴水反应,原因不完全相同
C.都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原因相同
D.遇FeCl3溶液都显色,原因相同

下列化合物中,在常温常压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是

A.甲醇 B.乙炔 C.丙烯 D.丁烷

下列关于①乙烯;②苯;③乙醇;④乙酸;⑤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鉴别③④⑤
B.只有①③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只有②③④能发生取代反应
D.一定条件下,⑤可以转化为③

下列有关常见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苯、纤维素均属于烃类化合物
B.天然氨基酸能与强酸或强碱溶液反应
C.石油的蒸馏、裂化属于化学变化
D.油脂、聚氯乙烯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和甲苯
C.实验室用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制备Cl2
D.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产品后要用如下方法加以提纯:①蒸馏 ②水洗③干燥剂干燥 ④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②③① C.④②③①② D.②④①②③

查阅资料可知,苯可被臭氧氧化,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则二甲苯通过上述反应得到的产物有(    )种

A.1 B.2 C.3 D.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CH3CH2CH2CH3的二氯取代产物只有5种结构
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D.使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雌二醇和炔雌醇是两种雌激素用药,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磁共振氢谱峰数相同
B.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C.两种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内
D.可用FeCl3溶液鉴别

下列有关有机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可以与酸、碱或重金属盐反应
B.芳香烃都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CH3CH2OH与氢溴酸不能反应
D.石油的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等不饱和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烷和乙烯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D.酯类和糖类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油脂、糖类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C.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汽油、煤油、卤代烃均为烃

有关物质性质及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制取纯净的一氯甲烷
B.将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C.牡丹籽油是一种优良的植物油脂,它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充分燃烧所需氧气的量不相等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都属于糖类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B.戊烷(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乙醇、乙酸、葡萄糖均能发生酯化反应
D.福尔马林、医用酒精均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作消毒剂

某有机物Z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生成机理可由X与Y相互作用:
 
X                               Z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Z结构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
B.Y的分子式为C9H8O3
C.1 mol Z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8 mol NaOH
D.Z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依曲替酯是一种皮肤病用药,它可以由原料X经过多步反应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料X与中间体Y互为同分异构体
B.原料X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中间体Y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 mol依曲替酯只能与1 mol NaOH发生反应

我国科研人员以传统中药为原料先制得化合物I,再转化为具有抗癌抑菌活性的化合物Ⅱ,有关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I分子式为C19H24O5
B.化合物I 和Ⅱ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C.化合物Ⅱ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消去及加成反应
D.检验化合物Ⅱ中是否含化合物I可用Br2的CCl4溶液

莽草酸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可用来合成药物达菲,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7H10O5
B.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既可发生加成又可发生取代反应
D.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低
B.氨基酸、二肽、蛋白质均既能跟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
C.蔗糖、麦芽糖、硬脂酸甘油酯酸性水解都能得到2种物质
D.麻黄碱()的催化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头孢克洛是人工合成的第二代口服头孢菌抗生素,主要用于上、下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皮肤、尿道感染等症状,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头孢克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其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15H16ClN3O6S
B.该物质具有两性
C.lmol该化合物与NaOH溶液作用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最多为6 mol
D.该物质的分子结构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


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均不正确的是

①可以燃烧;
②能跟Na反应;
③分子式为C11H10O2
④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能发生加聚反应;
⑥能发生水解反应;
⑦含有4种官能团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⑥⑦ D.④⑥⑦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所以要大力发展“乙醇汽油”
C.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
D.油脂的种类很多,但它们水解后都一定有一产物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B.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C.福尔马林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D.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某有机物M是合成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M的分子式为C14H19O3Cl
C.1 mol M最多能消耗3 mol NaOH
D.M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


CPAE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由咖啡酸合成CPAE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乙醇属于芳香醇,它与邻甲基苯酚互为同系物
B.1 molCPAE最多可与含3 mol NaOH的溶液发生反应
C.用FeCl3溶液可以检测上述反应中是否有CPAE生成
D.咖啡酸、苯乙醇及CPAE都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食品安全是现今百姓生活中热议问题之一,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熔点161℃,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醚。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C12H18ONH2C12
B.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水解、酯化、消去反应


一种塑料抗氧化剂C可通过下列反应合成: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位于同一平面
B.物质B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抗氧化剂C中是否含有CH3(CH2)17OH
D.1mol抗氧剂C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mol NaOH

尿黑酸是由酪氨酸在人体内非正常代谢而产生的一种物质。其转化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酪氨酸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1 mol尿黑酸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 mol Br2
C.对羟基苯丙酮酸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至少有7个
D.1 mol尿黑酸与足量NaHCO3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HCO3

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煤油是石油的分馏产品,可用于保存少量金属钠
B.肥皂可以通过髙分子化合物油脂发生皂化反应制得
C.鸡蛋清中加人CuSO4溶液会产生盐析现象,析出的蛋白质可再溶于水
D.淀粉、纤维素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且都可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美国化学家R.F.Heck因发现Heck反应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例如经由Heck反应合成一种防晒剂:
反应①:

化合物Ⅱ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

(1)化合物I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存在        组峰,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       
(2)1mol化合物Ⅱ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     mol O2,其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3)化合物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化合物Ⅴ与浓H2SO4共热生成化合物Ⅵ,化合物Ⅵ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化合物Ⅵ的结构简式是       
(4)化合物Ⅰ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化合物Ⅶ符合下列条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化合物Ⅶ与过量NaOH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肉桂酸甲酯是调制具有草莓、葡萄、樱桃、香子兰等香味的食用香精,用于肥皂、洗涤剂、风味剂和糕点的调味,在医药工业中作为有机合成的中间体。
(1)肉桂酸甲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质谱分析其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核磁共振氢谱谱图显示有6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1:1:3,利用红外光谱仪检测其中的某些基团,测得红外光谱如下图:

则肉桂酸甲酯的结构简式是            (不考虑立体异构)
(2)已知:
I.醛与醛能发生反应,原理如下:

Ⅱ.已知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合成肉桂酸甲酯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①化合物J的结构简式为            
②化合物G中的官能团有          
③G→H为        反应(填反应类型);
④写出反应D→E的化学方程式          
H→I的反应       (填“能”或“不能”)改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简述理由:                                
⑤符合下列条件的I的同分异构体共有5种。写出另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能发生水解反应
B.与银氨溶液作用出现光亮的银镜
C.能与溴发生加成

课题组以甲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化妆品防霉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请回答:
(1)有机物C7H7Br的名称为                            
(2)产品的摩尔质量为                    
(3)在①~⑥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5)的同分异构体很多,其中符合下列条件有      种。
①遇到FeCl3溶液出现显色现象;②能发生水解反应;③能发生银境反应;④无-CH3结构。上述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5种峰的结构简式为                 
(6)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建筑材料,根据题中合成路线信息,以甲苯为原料合成该高分子化合物,请设计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注:合成路线的书写格式参照如下示例流程图:

                                                   

有增长碳链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反应。例如:
反应①

通过以下路线可合成(Ⅱ):

(1)(Ⅰ)的分子式为         ;1mol该物质完全燃烧需要消耗     mol O2.
(2)(Ⅱ)与足量的热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Ⅲ)的结构简式为              在生成(Ⅲ)时,还能得到另一种副产物C6H8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4)对二氯苯也能与有机物(Ⅰ) (过量)发生类似反应①的系列反应,其生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