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生物 / 高二 / 专题竞赛

高考生物复习一轮配套精练:必修1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1

2021-11-16    17    431   

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的糖蛋白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载体蛋白是镶嵌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科学家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全部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是原细胞表面积的二倍,此细胞可能是 (  )

A.人的肝脏细胞 B.蛙的红细胞
C.酵母菌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生物体中有特殊的两类细胞:有质无核,如人成熟的红细胞;有核无质,如精子。这两类细胞经研究发现其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  )

A.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功能对寿命的影响
C.遗传因素的影响 D.核、质的相互依存关系

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  )
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
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
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
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
⑤植物细胞内会有其他膜结构干扰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④⑤

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核是具有双层膜的结构
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物质,它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主要与细胞的哪项结构有关 (  )

A.① B.② C.③ D.②③

下列各项中,没有直接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  )

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C.吞噬细胞吞噬细菌 D.核糖体上合成分泌蛋白

若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获取细胞膜,可用来处理细胞的试剂是 (  )

A.10%盐酸 B.蛋白酶 C.磷脂酶 D.清水

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形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
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  )

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染色质
B.与浆细胞比较,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量较多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核仁与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依靠细胞1分泌的化学物质完成的
B.细胞3与细胞2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与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完全不同
C.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与靶细胞进行信息识别的结构基础是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
D.若细胞4是效应T细胞,则其与靶细胞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的

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见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部分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形成对照
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分析时,采用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将其特殊处理使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一些物质溶出,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洗掉,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又称血影)。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
(1)选用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它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将膜结构中的脂质分子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                                  
(4)红细胞溶血后,其“血影”的化学组成是        。其中的脂质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取鸡的红细胞验证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可以吗?为什么?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使用下列哪种物质处理会使细胞失去识别能力 (  )

A.核酸酶
B.龙胆紫
C.糖水解酶
D.双缩脲试剂

如图是细胞间的三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  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    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   ,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              ,请举例: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   ,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       
(4)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      有关。

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曾经是细胞生物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是以伞藻为实验材料所做的几个经典生物学实验。

请依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伞藻是单细胞生物。甲、乙两种伞藻的帽形不同(如图),现将甲伞藻的A部分与乙伞藻的B部分嫁接在一起,发现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则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
(1)你认为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这能说明核、质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当伞藻的帽状体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不再继续长大,而是开始发生细胞分裂。于是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说,细胞分裂与细胞核、质体积的比例有关,当细胞核的体积与细胞质的体积比值太小时,细胞就会发生分裂;反之,就不会发生分裂。并且还做了如下实验:在伞已经长出、核将要分裂时,将伞切去,核的分裂就受到抑制,直到新的伞再生出来,核才恢复分裂。
(3)请你利用伞藻,另外设计一个实验,作为上述实验的补充,进一步证明上述假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

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人成熟红细胞

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识别与结合具有专一性
B.与不同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是不同的
C.与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