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化学 / 高一 / 期中考试

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2021-11-10    31    1245   

Co是r射线的放射源,关于Co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 33 B.中子数为27 C.质量数为60 D.核电荷数为60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乙酸 B.碳酸钠 C.乙醇 D.乙烯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X元素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 X<Y B.原子半径:X<Y
C.离子半径:X>Y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

若某Ⅱ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位于

A.ⅢA族 B.ⅢB族 C.ⅠB族 D.ⅠA族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Ba(OH)2 B.CaCl2 C.H2O D.H2

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B.一氯甲烷的分子式CH3Cl
C.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苯与溴反应制溴苯
B.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
C.乙烯与溴生成1,2二溴乙烷
D.在光照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反应制氯仿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活泼金属跟酸反应 B.制造水煤气 C.酸碱中和反应 D.镁条燃烧

下列A、B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可以组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6和8        B.19和16     C.12和17         D.10和8

CCTV-1《焦点访谈》栏目中曾报道“铊中毒事件”,铊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铊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其中“6s26p1”表示铊原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下列有关卡片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铊的元素符号为Tl B.铊原子的中子数为204
C.铊位于第六周期ⅢA族 D.铊的金属性比铝的金属性强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B.A、B、C的浓度相等
C.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B.金属性:甲>丙
C.原子半径: 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锌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往容积一定的容器中再通入O2,可以加快反应2SO2+O22SO3的反应速率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C.对于C(s)+H2O(g) CO(g)+H2(g)的反应,加入固体炭,反应速率加快
D.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少量CuSO4溶液,下图中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CH3COOH分别与CH3CH2OH和CH3CH218OH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无法判断

如将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即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已知通入甲烷的一极,其电极反应为CH4+10OH-8e-CO32—+7H2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入甲烷的一极为正极
B.通入氧气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
C.该电池在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移动
D.该电池总反应为CH4+2O2+2OH CO32— +3H2O

下列物质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产生H2的速率排序正确的是
①C2H5OH         ②NaOH溶液          ③醋酸溶液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③﹥①﹥②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①乙烯     ②苯     ③乙醇    ④甲烷   ⑤乙酸   ⑥二氧化硫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⑥

设C+CO22CO(正反应吸热),正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正反应的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v1减小,v2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 D.同时增大

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 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D.单质与氢气反应难易X>Y>Z

使1 mol 丙烯(结构简式为CH3—CH=CH2)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完全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总的物质的量是

A.8mol B.7mol C.6 mol D.5 mol

根据下表中有机物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1
2
  3
 4
 5
6
  7
  8
  9
CH4
C2H4
C3H8O
 
C5H10
C6H14O
C7H16
C8H16
C9H20O

A.2         B.3          C.4           D.5

某有机化合物6.2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 g CO2和5.4 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C.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列出了①~⑨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



 
 
 


4

 
 
 
 
 

 

请回答:(1)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在①、②、③三种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3)①、②、③三种元素按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填离子符号)。
(4)⑥元素形成的具有强氧化性的氢化物电子式是              , 该元素另一种氢化物在常温下与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分) 按下列要求回答:现有: ①BaCl2;②冰;③NH4Cl;④Na2SO4;⑤干冰;⑥碘片 六种物质。
(1)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物质中只有离子键的物质有________,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
(2) 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__。

(8分)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且气体体积为标况体积):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50
120
232
290
310

(1)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 min)反应速率最大_____               ______,
原因是                                     
(2)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            
(3)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
积的下列溶液,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
A.蒸馏水   B.NaCl溶液   C.NaNO3溶液   D.CuSO4溶液   E.Na2CO3溶液

将一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然后将热的铜丝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整个反应过程中铜丝表面的颜色变化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根据置换反应的规律,利用下图装置完成了Cl元素的非金属性比Br强的实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装置名称是_____________。
(2) N、C、Si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到物质:试剂A为_______;试剂C为_________(填序号)。
①稀HNO3溶液    ②稀盐酸   ③碳酸钙   ④Na2SiO3溶液  ⑤SiO2
(3) 乙同学设计的实验中(酒精灯加热装置在图中未画出),若试剂C为溴化钾溶液溶液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有:试剂A为________;试剂B为 ________。

把3molA和2.5molB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3A(g)+B(g)xC(g)+2D(g),5min后反应达平衡,容器内压强变小,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求:
   (1) x=      
   (2) 平衡时C的浓度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