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 / 期末考试

福建龙岩市新罗区七年级上期质监历史试卷

2021-11-10    30    2070   

证明北京人已经是人的主要根据和理由是

A.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B.使用天然火烘烤食物、照明、防寒
C.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D.在体质特征上,手足已向人靠近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首站拜谒了陕西的黄帝陵,因为黄帝

A.是文字的发明者 B.曾经打败了蚩尤和炎帝,功不可没
C.发明了舟车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西周时我国存在的制度是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袭制   ④奴隶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是我国某个历史时期的形势图,请判断这一时期是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周时期 D.东汉末年

小明在学习时搜集到如下信息: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动力革命。据此判断,该信息反映的是

A.青铜器的使用 B.铁农具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 D.兴修都江堰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你认为他所说的“智慧”是指
①“仁者爱人”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A.①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为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提供理论基石的是

A.韩非 B.荀子 C.孙武 D.庄子

秦统一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在中央设立的是
①太尉 ②丞相 ③御史大夫 ④郡守 ⑤县令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④⑤ D.③④⑤

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秦朝的暴政
C.修建阿房宫 D.项羽、刘邦起义

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

A.河套地区 B.河西走廊地区
C.漠北地区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后,西方的商人纷纷而来,他们将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输入到欧洲,也把西方的货物带到中国,这条商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它的路线大致是

A.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
B.长安—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C.长安—新疆—河西走廊—欧洲—西亚
D.长安—河西走廊—新疆—欧洲—西亚

两汉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 ②地动仪 ③麻沸散 ④《九章算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以下属于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的是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史学家司马迁的史学著作 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③既是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④秦始皇、陈胜、汉武帝、蔡伦都被记载在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与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有关的是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有关的是

A.齐桓公改革 B.商鞅变法 C.李悝变法 D.孝文帝改革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的作者是

A.王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祖冲之

下列作品中,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A.《女史箴图》 B.《兰亭序》 C.《水经注》 D.《洛神赋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阶段特征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的建立者是启。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的历史贡献是修建了灵渠。

提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是孙子。

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时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被誉为“地下军库”、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是龙门石窟。

小明和小华一起归纳七年级学习过的主要战役及其作用。小明说:“下图中的A点是赤壁之战。”小华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上述说法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请回答:
(1)与材料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谁?他的哪一条变法措施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
(2)材料二中的“北俗之语言”指哪个民族的语言?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3)上述两场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八姓入闽】西晋永嘉年间(307~313),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史载著名者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沿海扩散。“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他们带来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福建人口。    
——网上下载
材料三: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
那时候,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经过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以上均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描写的是什么时期江南的社会生产状况?文中的“本业”指的什么?
(2)根据材料二,“八姓入闽”对福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答两个条件即可,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什么意义?
(5)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我们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

文物鉴赏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文物鉴赏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鉴赏文物】
请认真观察下列文物图,写出你解读到的相关历史信息(如文物名称、所处朝代、出土地区、用途或文物价值等,要求每个至少列出三条)。

文物一:                                                                         
                                                                                    
文物二:                                                                         
                                                                                    
【鉴别真伪】
仔细阅读下列三幅图:

请回答:
(1)根据上述三幅图提供的信息,你认为我们获得古代历史知识的途径有哪些?
(2)上述三幅图中,哪一幅图提供的史实更可靠?为什么?哪一幅告诉我们的史实最不可信?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杰出的封建统治者。他们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统一。请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完成下表。

人物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文化上
军事上
秦始皇
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A
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B
汉武帝
C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D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2)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各造成什么影响?
(3)请用一句话简要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