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首页 / 试卷库 / 高中地理 / 高一 / 期末考试

广东广州市荔湾区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

2021-11-10    33    871   

下图是南美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各字母对应的自然带名称,正确是

A.a热带荒漠带 B.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c热带草原带 D.d热带雨林带

影响a自然带出现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受所跨纬度影响,向西直通海岸
B.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向南伸展到30°S附近
C.受南美洲西部山脉阻挡,呈南、北狭长分布
D.受西风带的影响,向北延伸范围更广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历史上由于植被破坏,加上降水变率大,导致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这体现了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周期性

若山体的高度大体相同,垂直自然带最复杂、最典型的地区是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高纬地区 D.沿海地区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科技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是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已达13.39亿(不包括港、澳、台),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据此完成下题。
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人口素质不断下降
C.人口基数大 D.人口流动性小

下图是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3中国家②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当代型

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国家类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古代南方城市大都设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多设在道路会合处,说明

A.水源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
B.气候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
C.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
D.交通运输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

住宅、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不同。下列用地地租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住宅、工业、商业 B.工业、商业、住宅
C.商业、住宅、工业 D.住宅、商业、工业

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图4中四幅城市布局模式图,较为合理的是 

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是

A.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下列有关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地区的农业一定粗放
B.热带迁移农业属商品农业
C.我国没有混合农业方式存在
D.自然条件是农业必要的条件

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A.增加劳动力数量,采用精耕细作方式 B.加大科技投入
C.加大化肥、农药的投入 D.改善自然条件

关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品谷物的农场均是以家庭经营为主
B.生产规模中小型
C.商品谷物农业是密集型的自给农业
D.机械化程度高

根据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广州市近郊农业发展的重点是

A.大量种植甘蔗,为广州市制糖工业提供原料
B.发展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
C.利用优越的水热条件种植水稻,满足粮食自给的需要
D.种植和发展用材林,为城市的工业部门和建筑业提供木材

下图是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便利的交通运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要大幅度提高图中B、C、D三地的水稻产量,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A.培育良种,完善灌溉条件       
B.使用农业机械、改革耕作方式
C.施用化肥和农药               
D.充分利用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

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得多,是因为

A.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程度较低
B.工业产品最终要在市场上销售 
C.工业生产需要的基本条件完全不同于农业
D.工业生产需要工人和技术人员

生产具有一定季节性的工厂是

A.钢铁制造厂    B.水果罐头厂 
C.家具制造厂   D.家用电器制造厂

一般情况下,经济水平较低、人口密集的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

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和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形成原因是

A.靠近原料产地
B.靠近销售市场
C.利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D.方便工人上、下班和外出学习培训

下图是两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中,比例最高的是

A.运费 B.原料 C.科技投入 D.工资投入

按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划分,乙类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原料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市场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平原地区的城镇工业布局示意图。从保护环境方面考虑,图中四个工厂布局合理的是 
 

A.印染厂   B.火电厂 C.钢铁厂   D.炼油厂

受气象条件影响最大和最小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 B.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 D.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京广高铁于2013年12月26日全线贯通,为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最快的一趟全程只需7小时59分,大大促进南北联系。这表明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建设中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促进交通线的运输效率
C.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首要考虑填补地区经济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区位选择的影响不明显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全球变暖 D.水土流失

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三角洲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变化,其中水是比较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读图,按方框Ⅰ、Ⅱ、Ⅲ顺序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蒸腾加强         ③库区蒸发量增大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③②①

分布于南北纬30°到40°之间大陆东、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是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荒漠带

广州市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A.气候冬温夏热      B.地处珠江三角洲
C.土壤肥沃        D.有便利水陆交通条件

下列关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水田农业的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B.基塘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甘蔗、果树、桑蚕,因而不是混合农业
C.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市场和饲料供应
D.我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周围主要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A.原料、燃料基地 B.要有大片未利用的荒地
C.知识和技术 D.现代化的高速交通运输

关于港口建设的条件,正确的是

A.要考虑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
B.要考虑其经济腹地的大小和经济发展的程度
C.唯一有利的建港区位条件是河口三角洲
D.港口规模大小不受建港技术的影响

图11是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沿北纬40°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的自然带是森林、草原和荒漠,这一分布规律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
                规律,其产生主要受            条件的影响较大;这种分布规律在全球的          纬度大陆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2)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C自然带的名称是          
(3)据自然带分布,A、B、C三地因地制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分别是         业、
        业和         业。

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一城市周边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城市周围的A、B、C、D四个地区合理安排花卉业、果园、乳牛业、粮食或经济作物生产。
A             、B             、C             、D             
(2)该城市周边农村在上世纪90年代原是大规模栽桑养蚕,后因国际市场价格大跌,而银杏叶提取物价格看好,农民纷纷毁掉桑园而发展银杏叶圃。这一现象说明了          影响着该地区农业生产的         和规模。
(3)为保障流经市区的河流不受污染,在上游D处发展农业生产时,需注意的问题有什么?

内蒙古自治区近年经济高速增长。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城市被称为崛起“金三角”(下图)。三城市人口只占自治区四分之一,2011年的 GDP 却占全自治区的一半;
材料二:稀土行业是内蒙古“金三角”地区的重要行业,但长期以来,稀土产品一直以原料型产品为主,稀土深加工技术一直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与此相随的是稀土的乱采滥挖、产业无序发展、境破坏严重、产品廉价出口等一系列问题。

(1)目前,三城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的      工业的发展和便利的       交通条件。(2 分)
(2)与占GDP比例相比较,三城市人口所占自治区人口的比例        ,若要进一步吸引稀土终端应用企业入驻,应大力吸引更多的           人才。
(3)读区域图,分析“金三角”地区工业发展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2 分)
(4)目前“金三角”地区的稀土行业过分依赖 T1 环节,产生了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破坏问题,治理这些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